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一)

现代人为什么生育困难?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生育困扰,关于备孕、怀孕的各个细节都被上纲上线,然而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人群中依然弥漫着各种焦虑和不安……

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育曲线

人类生育曲线出现剧变,在生理成熟周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心理和社会成熟周期却延长了一倍。现代人的平均生育年龄出现显著推后,生育数量也显著下降。而这样的变化并非源自人类进化的推动,因为它就发生在短短数十年间。

人类自有智慧以来,一直致力于征服自然,因为上亿年来,恶劣的自然因素一直是决定人类生存或灭亡的关键因素。工业文明的出现,人类征服自然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过去造成人口大面积死亡的原因逐一被人类消灭,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16世纪以前,中国的人口都不过亿,从明清以后,中国人口连续几次亿级增长。 而后的人口增长,更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清朝人口从2亿到4亿,2亿人口的增量花了整整240年时间;而解放后人口从1955年的6亿到1970年8.2亿,2亿的人口增量只花费了15年,1980年人口达到10亿,仅时隔10年时间。

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一)

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一)

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人类医学技术的进步,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活产率的增加。然而地球资源有限,人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下去,因此,最近这20年地球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缓,一方面缘于人口政策的调控,另一方面缘于生存竞争、生存压力的增加。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存是与大自然对抗,而当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是在和同类竞争。和百年之前的人相比,过去的人在没有战乱的前提下,活得比现在人幸福、安逸、慢节奏,但是他们比现代人普遍更无知和愚昧,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知识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术中;在没有战乱的前提下,现代人并没有比古代人活得更幸福、安逸,现代人平均文化水平更高,生活丰富多彩,而随之而来的是快节奏、竞争、压力。现代人不得不花更长的时间学习普及基础知识,学习生存技能,融入社会关系,学习周期延长,进而是社会心理晚熟,生育年龄延迟。生育胎次减少,一方面是生育政策的调控,而另一方面还有养育成本的提高。

古代女子有初潮就开始说媒,谈婚论嫁,初次生育年龄往往不到20岁,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的初次生育年龄一直在逐渐增加。

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一)

人口的出生率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人口出生率与经济总量相关,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另一方面,还与经济增速有关,经济快速增长时,会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人对经济的自然逐利性促使人们努力向高收入靠拢,快速增长的经济推着人们不得不进步,不得不努力,于是生育率可能偏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生育率一直高于城市,但是从生育率下降水平来讲,由于农村经济增量更大,相应的表现是,农村的生育率下降速度和下降水平是显著高于城市的,这一方面可能与生育政策有关,而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因素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所致。)

从生育的主动性来讲,人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是顾不上生育的,只有在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时候,才有生育的强烈欲望。经济的快速增长期,意味着竞争激烈,竞争意味着低生育;当经济增长稳定在平台期,竞争变得不那么激烈,人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波动,于是会有更多闲暇考虑生育问题。

回顾百余年来的历史,过去的妇女14~16岁谈婚论嫁,18岁开始生育,没有计划生育手段,只要还有生育能力,可能一辈子都处于“怀孕——分娩——哺乳——再怀孕——再分娩——再哺乳”的循环中,没有几次正常的月经,直到绝经丧失生育功能;而现在的女性,22岁之前普遍都还在上学,有的甚至28岁之前都一直在读书,再迫于购房压力、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生育年龄普遍偏晚。初次生育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是呈正相关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社会地位越高、脑力劳动为主者,初次生育年龄都很大。一方面是由于个人成长周期长,因为学习和工作等因素耽误了生育年龄,另一方面受自身教育经历的影响,这类人往往对后代培养的要求也很高,她们会希望赚更多的钱,生育之前为下一代做更多的铺垫,因此生育前的准备周期也更长。而相反,受教育水平较差的人,对待生育很少有生育前准备这个概念,对下一代的培养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生育门槛会低得多。

关于最佳生育年龄的讨论

关于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又很多版本,人的最佳生育年龄究竟是多少岁,我也没有确切答案,我只是看到人类的实际生育年龄在逐渐推迟。也许在什么年龄段决定生育,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最佳生育年龄?

要思考最佳生育年龄的问题,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思考最佳生育年龄的问题,是出于生物学因素还是社会学因素?如果是出于生物学因素,自然选择应该是最佳的,在没有来自家庭、社会、伦理等因素干预的情况下,从人发育到性成熟,到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然后如动物一样的求偶交配,这是其他动物普遍的生育模式。如果人类是出于生物学因素在思考最佳生育年龄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就不需要人类思考,只要不限制早恋,不限制未婚生育,不限制结婚年龄,取消任何法律、社会、家庭、道德层面的因素,而出现的生育年龄那就是最佳生育年龄。因为这样能最能确保个体繁殖的可靠性和种群数量的最大化。一有机会就要繁殖,人类将为繁殖而活,从此不在有不孕不育!显然这是不科学的,因此人类思考“最佳生育年龄”,是基于社会学的考量。

年龄越大,精、卵基数越少;年龄越大,精、卵合格率越低;年龄越大,免疫因素越复杂。

单纯从生理角度思考,以繁殖的最大化和最小出错概率出发,生育年龄应该是越早越好。年龄越大,精子卵子的合格率越低。精子、卵子的储备并不是无穷经的,随着年龄增长,储备数量是逐渐下降的。总量下降,基数减少,优质配子的总量也越少。人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会患肿瘤,一方面是受基因的自然调控;另一方面还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身体无法代谢的物质,随着年龄增长在体内不断蓄积,例如“六六六”;在人生命历程中,不断会有不可控的患病因素,某些疾病是有可能影响生殖健康的。

关于化学物质体内蓄积的问题,我曾看过一部国外的纪录片,控诉海洋生物中化学污染的问题。从食物链的层级来看,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受化学污染越严重,另外,还和动物的寿命呈正相关。人类也是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但是人类属于杂食动物,因此,不同人受化学污染的程度,还和饮食习惯有关。长期以食物链偏低端的食物为主的人,体内化学物质的蓄积会明显少于长期以食物链中高端的食物为食的人。也就是说,吃素的人受化学侵害的概率会更低。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一)

免疫系统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许多问题都处于科研的前沿区域。关于免疫激活影响生殖的问题,有一些实际案例,也有有些假说。最经典的案例就是RH阴性血型的妇女,第一次怀孕的活产率会明显高于第二次、第三次怀孕,其机理就在于RH血型抗原的激活,在女性体内产生大量RH抗体,使她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变得困难。

关于最佳生育年龄的考虑,更多的是在于社会、教育和家庭经济层面。

人类对子代的培养,并不单纯只希望后代活着而已,而是要对她进行长期的培养、教育。培养子代所需要的成本包括自身阅历、经验、经济、社会和家庭关系等多个层面。只有当各个层面的条件都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养育的子女才更具备社会竞争力。最佳生育VS最佳教育,人类会更偏向于教育,不求多,但求精。

古代为了提高人口生育率,会规定女子早婚,女子普遍在月经初潮年龄之前便谈婚论嫁,提倡的是“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论断,在地球资源尚有富余,社会生产力以体力依赖为主的年代是很有市场的。而如今的地球,人口已经多到能有个地方站就不错了的程度,社会生产力以智力为核心,人口素质的竞争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数量不在重要,哪怕有的人没有后代,哪怕人口出现负增长,对社会总体的竞争力并不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代人为什么会生育困难?社会的快速变迁,逼迫人类生育年龄的自然推后;人类的生理特性,原本是不适宜晚生育的,人类性成熟周期的进化速度,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变迁。

作者:郭铭川,妇产科医生,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郭大夫科普时间”

新浪微博@铭医名言

从人类长远发展来看,“生育困难”也许是个假象,或是地球生态的自我调节,或是人类社会生态的自我调节。建立正确的生育观,还需要全社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人类生育繁衍的理性思考(二)》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生育率   人类   食物链   死亡率   现代人   周期   理性   人口   年龄   地球   因素   水平   竞争   自然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