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用爬树来判断一条鱼


有人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路神仙,次第现身。

也有人说这是个最坏的时代,文凭不值钱,梦想满天飞,挣钱不太顺,只好家里蹲。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浮躁无比的社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恨不得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于是就焦虑、抑郁,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成为超人模样,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哈哈,做了无数次白日梦。

眼睁睁时间流逝如流水,时光一去不复回,眼看青春快失去,事业无起色,孩子已上学,心情无着落。

于是我们把人生逆袭翻盘的机会盯在了孩子身上,指望着她(他)们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光宗耀祖,闪亮门楣。

于是乎我们也不看孩子的禀赋天性、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一律要求或认为自家孩子就是985或211的才子,于是家长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甚至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思考一个对家庭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让自家娃儿成大器?

于是父母们想出各种办法来“鸡娃”日夜狂奔不停息,希望老祖宗显灵让孩子摇身一变为“牛娃”。但娃儿们并不全会按照家长期望的那样高考及第,旗开得胜。于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和孩子矛盾频出,家里经常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相信读者朋友对这一幕并不陌生。恍惚就在昨天。

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我们理应重视,这无可厚非。

但是,难道只有考上985或211才算成才吗?

成才的路难道狭窄至此吗?

何况现在是一个如此多元的社会。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德国人,名字叫阿尔伯特。

16岁时,男孩跟父亲说不想呆在学校,原因是老师上课死板,死记硬背,学校里好没意思,就是一潭死水,呆在那里,相当于判了死刑,但父亲不同意,男孩表现很差被退学,因为中学没毕业,无法在德国考大学。

1895年10月8日,男孩来到瑞士,参加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数学一般,物理成绩特别好,但法语、历史等只要涉及到记忆力的他都不及格,男孩很失落,好在院长看到他物理成绩特别优秀认为他是可造之材,推荐他在附近一所州立学校重新读中学,很幸运,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完全符合他的节奏,第二年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物理系,从此走上了开挂的人生。这个幸运的男孩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判定一条鱼有多大本事,那么,他的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

我们当下孩子受的教育,几乎全是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样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同样参加中考、高考,这种社会共识就像一个无形的圈死死困住每个人的手脚,让这些特长各异,优势不同,各有特色的学生参加同一种形式的比拼,并以次判定优秀与否,无异于非用爬树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

这不滑稽吗?

退一步说,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吗?

我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省内不错的一本)那年,他们班有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啃老。

你看,这些事就发生在身边绝非杜撰,对有些学生来说,考上了又怎样?还不是甘愿做一条咸鱼?

从2019年起,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非大学人数。

2020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200元,大多数人也就是找个普通工作,苦哈哈的过着朝九晚五的吃不饱饿不死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收入就是普通水平,甚至有的毕业后啃老,或靠父母救济,你的知识不能变现,只是一些信息而已,能有什么价值,拥有这些知识的人满大街都是啊,反倒是你上了大学,自己觉得是知识分子,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很难伺候。

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没上过大学上了中职的学生,因为他们自知学历不够,认头吃苦,肯干愿意学,结果你会发现这些中职技术人才反而变得很抢手,很畅销,好多企业开出一个月一万五的月薪,也不见得能招到人,他们学历是不高,但人家有技术啊,你那学历不再是香饽饽了。

梁宏达有一期节目:大学生回炉正当时。说的就是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理想工作,于是纷纷回炉选择到职业学校重新学习。

当然了,如果孩子读书确实有灵性,很愿意也很会念书,那正常升学就行了。这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最合适不过了。

陈铭说过一段话:我们这个时代,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而我为你鼓掌”

鱼儿在水里游刃有余,欢快自在,学生也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当然这独具慧眼,需要智慧,孩子明显比同龄人更胜一筹的优势在哪里。把精力放在孩子天生的禀赋上。从小培养他。

你看,很多专业人士基本上都是从五六岁就开始训练了,羽毛球冠军林丹,5岁开始打球,贝多芬4岁开始学钢琴,有些人动不动就扯什么天才,天才还不是大量的练习堆积出来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为孩子喜欢,能从这些练习中获得快乐,他也愿意投入,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也不缺庸才,你总有一样能拿的出手,家长不要随大流,稀缺才值钱,少数才珍贵。

你说呢?[微笑]

欢迎点赞+关注

欢迎评论区讨论



非要用爬树来判断一条鱼
</div>
<div clas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阿尔伯特   禀赋   瑞士   娃儿   理工学院   本事   天才   学历   家长   男孩   优势   成绩   孩子   大学生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