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近视的原理及预防办法

近视可遗传这个说法近几年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到底真假如何,新视力给您做个详细解读。

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由于睫状肌紧张,使晶状体太凸,所导致的近视,被称之为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来缓解症状,甚至恢复视力的。大部分上了中学的青少年因为学业压力骤增,用眼过度,外出活动少,所以会出现假性近视的情况,这时候家长不要盲目的给孩子配眼镜,最好去做个检查,做下视力恢复的疗程,应该是可以挽救孩子的视力的。

眼轴太长导致的近视,就是真性近视

眼轴的长短是融合在我们的基因里面的。有些人,天生眼轴就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不断的增长。就像宝宝们小时候都是胖乎乎的小圆脸,随着长大,有些小朋友的脸就越来越长了,调查显示,父母中有一方近视600度以上的,遗传给宝宝的几率在20%左右,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600度以上,遗传几率高达40%。因此,高度近视造成的眼轴过长是有几率遗传给自己的孩子的。


遗传性近视的原理及预防办法

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呈现低龄化趋势

认定方法

1、相似比较法:双亲与孩子的眼球及外观具有相似性,如果孩子与一方的眼球外观相似,而且这一方近视明显,外观也与95%以上的人有明显差异,则此种情况的遗传概率较大。而相反,即便双亲都是近视,孩子也未必具有遗传性。

2、对于一些中高度近视患者,因戴眼镜等原因导致眼球严重变形(主要是突出),判断这种情况,往往经过初步治疗,待眼球突出情况基本恢复后再做判断就比较准确。

3、有人认为先天性近视是遗传性近视,但这是另一认识范畴。很小就近视者未必是遗传性近视。另一观点是关于眼球结构的遗传,其观点是有些人的眼球结构容易患近视,而另一些人却不易。

4、如果单纯从双亲近视判断孩子近视的遗传性或从基因角度去认定,虽然有一定依据,但从治疗方法及目的选择上就显得意义不大,因目前还没有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法。

5、从染色体基因角度看“有研究表明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患高度近视概率较大;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尽管这种认识尚待证实,但至少说明孩子近视与双亲的关系密切。

此外,还有生活习惯的迁移——因为父亲经常看书,儿子就经常看书,因为父亲是电脑操作员,孩子就经常上网;因为双亲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孩子学习也很用功等诸如此类的习惯带有很大的感染性,因而表现为遗传性,但实际上并无遗传性,这也是应当注意的一个方面。


遗传性近视的原理及预防办法

青少年的近视率也在逐年增高

并发症

遗传性近视会引起许多眼部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

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有:

(1)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大多数是近视眼;

(2)白内障。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逐渐发生混浊,进而可产生并发性白内障;

(3)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导致永久性损害视力;

(4)玻璃体液化变性,诱发视网膜脱离;

(5)近视眼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据统计高度近视眼30%有青光眼,造成视力渐渐丧失。

(6)斜视、弱视。如双眼近视度数相差大于度者,易引起度数深的眼外斜和弱视。


十大征兆

首先,除个别情况外,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前后:男孩14~15岁;女孩13~14岁。所以,在孩子进入初中前后,一定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视力变化,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就诊处理。

其次,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发现以下情况,就有可能是近视发生的早期征兆,应当引起警惕。

眯眼: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孩子往往采取眯眼的办法来弥补,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弥散光线,减少散光的影响,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

眨眼: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不少人在流泪时,看东西也会更清楚一些。

揉眼: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些。

歪头:常发生的是歪头看电视,也是由于在歪头时,可以减少部分弥散光线的干扰和影响,有些孩子甚至会养成歪头的习惯。

皱眉:皱起眉头,企图使双眼都“用力”,以此来改善视力。但实际上这样做由于眼外肌压迫于眼球,反而使近视眼的发展速度加快。

扳眼:少数孩子在看不清远处目标时,常用手在外眼角,用力将眼角皮肤向外扳扯,达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效果。

斜眼:部分近视孩子合并发生外斜视,一只眼看前方时,另一只眼偏向外面。所以,发现眼斜时也一定要先查视力。

凑近:常常表现在看电视时往近处凑,尽量靠近电视机,看书写字时。趴得很近、很低。

抱怨:由于视力不稳定,一些孩子会抱怨教室光线太暗,或说因黑板反光看不清,还有不少孩子说晚自习时视力差等。

出错:远处目标不清楚,见了熟人也不打招呼。考试时会抄错题,暗处行动时可被东西绊倒或碰伤,还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常须借别人的笔记来抄写等等。


遗传性近视的原理及预防办法

佩戴眼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预防方法

遗传性近视仍符合用进废退的一般规律,所以不是绝对不可防和防加深的,但比非遗传性近视的防治要难。所以我们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大龄近视

当人的近视到二十岁甚至三十岁后,近视是否发展与工作环境及用眼习惯密切相关,长期看近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既然大部分近视患者都遵从这一规律,那么遗传性近视患者更符合这一规律,对遗传性近视患者,尤其是度数较高的近视患者更应当注意用眼卫生及防近治。

二、并发症防治

一般说来,戴镜时间越长、近视发展缓慢、年龄较大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越小,其原因可能是近视患者的年龄越小,其眼球的可塑性越强,而年龄较大且近视进展较快者,就容易发生近视眼并发症——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近视度数特别高而未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但这并不是保险的,最好的方法还是治愈近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断绝并发症。

科学的预防与治疗很关键:

1、在近视刚刚出现或未出现时就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大部分非遗传性近视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假性近视,这时候只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就可以让孩子恢复视力,不用戴眼镜。

2、即便近视度数发展到600度以上,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可以将视力慢慢提升,争取最后摘下眼镜,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坚持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对近视的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因为手术虽然快捷,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激发体内自愈能力配合整套疗程慢慢治疗近视的方法也开始慢慢普及,这样的好处就是对眼睛无伤害,而且会学会很多保护眼睛的方法与措施,对自身和家人来说都是有防治近视眼的作用的。


近视眼不仅仅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麻烦,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后代,所以,预防和治疗近视,无论对于我们个人以及将来家族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恢复视力,这样才能决胜未来!!下一期小编将告诉大家一些眼部按摩以及眼睛防护的小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遗传性   近视   假性近视   近视眼   度数   双亲   并发症   几率   视力   眼球   患者   高度   原理   发生   办法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