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脑出血中所占比重非常大,这类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就是治疗后遗症问题,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可以起到降低致死、致残率的作用。那么哪一种护理和康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最好呢?

  2019年,发布在“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的一篇题为“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的文章,就用实验对比的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治疗方式做了数据研究,发现对这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比只做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摘要

  探究康复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对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徐州)收治的78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8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7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为康复训练组。此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23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比较术后即刻(T1)、术后4周(T2)和术后12周(T3)的收缩压、舒张压和Fugl-Meyer评分。在T3期间,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三组患者中,在T3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T2和T1,T2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T1(P<0.05)。三组患者中,在T3时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T2和T1,T2的Fugl-Meyer评分高于T1组(P<0.050)。对照组患者中得肩手综合征、痔疮和抑郁症的人数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P<0.050)。康复训练组患抑郁症患者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P<0.050)。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治疗,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

引言

  脑出血(ICH)是一种非外伤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具有发病和进展迅速的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一种临床上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危重病,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循环障碍。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病理改变是由于出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如脑缺血和脑水肿。Lakhan等人提出脑出血后由脑缺血、脑水肿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不亚于血肿本身。然而,患者在短时间内颅内压急剧升高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因此有效且及时的治疗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目标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预防或减少出血后继发性病变的发生,并更多地采用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血肿的部位、血肿的体积以及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等不同因素影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由于上述问题,它在医学上变得很重要。

  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率有所下降。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这对患者和家属也都有极大的影响。一些报道称,术后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有重要作用。此外,根据Li等人的报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对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干预的报道却很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术后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患者,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供参考价值。

患者和方法

患者信息

  对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徐州)收治的78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8±4.67岁;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为基础进行康复训练的27例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7.54±5.21岁。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23例患者为护理干预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9.95±5.06岁。纳入标准为: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接受手术;出血量在30-50毫升之间;有完整的病历记录;没有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为:不愿意配合治疗;曾转院;其他出血性疾病;患有肝、肾、凝血病或其他基础重症疾病;身患肿瘤;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

所有受试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治疗。该研究获得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徐州)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治疗和护理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营养脑细胞、利尿、止血、脱水和降血压;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脑水肿逐渐消退后,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还根据患者的个体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治疗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洗漱能力和运动再学习训练。主要细节如下:i)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协助患者在卧床期进行适当的被动训练,采取交替更换仰卧位、侧卧位的方法,改变侧卧位的方式并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还要注重如何保持各个关节位和功能位,并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Ii)吞咽和言语功能训练:辅助患者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 °,用注射器将温水从健侧注入口中,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也要对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和听力训练。iii)站位、行走和平衡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和步态训练。当患者肌力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进行单腿站立平衡训练和正常步态训练。练习上述训练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

  护理干预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为患者科普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问题,了解患者内在需求。根据不同患者的特征制定合适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尽可能得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抑郁和焦虑,并提供心理指导。帮助患者进行用餐、穿衣和如厕的能力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患者的心理依赖和抑郁情况。此外,在病房内设置活动室,并为患者完善娱乐场所例如电视、音乐的设置等,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抑郁情绪。

评估方法和标准

  比较术后即刻(T1)、术后4周(T2)和术后12周(T3)三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Fugl-Meyer评分。在T3期间,比较了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肩手综合征、痔疮、抑郁症)。

  Fugl-Meyer评分方式:评分需由同一位康复人员进行,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恢复越好。

  总有效率标准:效果显著:T3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T1期增加91-100%,残疾程度为0。一般有效:T3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T1期增加46-90%,残疾程度1-3级。有所进展:T3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T1期增加18-45%,残疾程度无变化。无效:T3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T1期增加不到18%。整体有效率=(效果显著患者人数+一般有效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9.1[博易智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北京]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比[n (%)]表示,各组间的差异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用方差分析和随机抽样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用F检验(方差齐性检验)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测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果

患者临床数据对比

  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精神运动激越情况、小动脉病变及出血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它在三组中具有可比性。表一显示患者基础临床数据。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三组患者在T1-T3期间收缩压的变化

  对照组患者在T1、T2和T3时的收缩压分别为173.72±22.61、164.56±16.57和156.25±8.13 mmHg。康复训练组在T1、T2和T3期间的收缩压分别为174.61±23.54、156.35±15.94、149.36±7.48 mmHg。护理干预组T1、T2、T3期间的收缩压分别为173.27±23.15、154.16±14.86和148.21±7.73 mmHg。

  T1期间,三组患者的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0)。T2和T3期间,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0)。三组在T3时的收缩压明显低于T2和T1,而在T2时的收缩压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图1)。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图1.三组患者在T1-T3时期收缩压的变化表明,三组患者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0)。在T2和T3期间,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0)。三组在T3时期收缩压均明显低于T2和T1,并且T2时收缩压低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P<0.0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与T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与T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T1-T3时舒张压的变化

  对照组患者在T1、T2和T3时期的舒张压分别为108.36±12.97、99.24±10.75和92.08±8.36 mmHg。康复训练组患者在T1、T2和T3时期的舒张压分别为107.24±13.02、94.11±9.28和86.35±6.15 mmHg。护理干预组患者在T1、T2和T3时期的舒张压分别为107.82±12.63、92.86±8.84和85.21±7.73 mmHg。

  T1期间,三组患者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T2和T3期间,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0)。三组患者在T3时期的舒张压明显低于T2和T1时期。T2时期的舒张压低于T1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图2)。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图2.三组患者T1-T3时舒张压的变化,表明三组患者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T2期和T3期,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的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0)。三组在T3时的舒张压明显低于T2和T1。T2时舒张压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P<0.0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与T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与T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在T1-T3的Fugl-Meyer评分

  T1期间,三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0)。在T2和T3期间,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0)。三组患者在T3时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T2和T1时期,T2时期的Fugl-Meyer评分要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表二)。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三组患者T3时期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中,效果显著、一般有效、有所进展和无效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3、8、5和2。康复训练组中,效果显著、一般有效、有所进展和无效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6、10、1和0;护理干预组中,效果显著、一般有效、有所进展和无效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5、7、1和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而康复训练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65%。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表三)。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三组患者在T3时期的不良反应比较

  在对照组中,患有肩手综合征、痔疮、抑郁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康复训练组与护理干预组中患肩手综合征和痔疮的患者数量无明显的差异(P>0.050)。康复训练组中抑郁症患者人数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表四)。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编译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讨论

  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中,脑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也是男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导致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血压突然升高时小动脉破裂引起的实质性出血。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它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死亡率约为35-5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导致功能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大部分脑出血患者治疗后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无法恢复到病前的日常活动水平。但由于对危险因素的早期控制,全球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然而,许多患者术后仍然需要长期护理,这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8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比较不同术后干预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康复训练组还是护理干预组,这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Fugl-Meyer评分、总有效率以及肩手综合征和褥疮患者的数量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的术后干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康复训练组的抑郁症人数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缺乏社会支持、残疾和慢性病都是抑郁症的不良预后因素,并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科学有效的护理和积极准确的临床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由于患者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落后,传统和常规的护理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这让患者不能达到理想的预后,尤其在患者的情绪方向。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情绪方面。有文献表明,让心血管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很重要,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康复训练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患者都进行了康复训练,因此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肩手综合征和褥疮患者数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这两组的Fugl-Meyer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有文献表明,对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采取治疗体操、任务导向性训练、步态训练、平衡训练、限制性运动治疗、肩关节治疗等康复训练。根据Bai等人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康复训练组的Fugl-Myere评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研究结果。然而,根据Stern等人在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研究发现,康复医师已经为这些具有病情发展和潜在并发症的患者制定了最合适的康复方案,这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当前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文献很少。因此,这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创新性和价值。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小,因此无法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的研究对象非常统一,所以在不同种族之间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脑出血   高血压   术后   收缩压   患者   高于   统计学   有效率   常规   文献   差异   评分   时期   数量   意义   康复训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