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每课知识点和写作的学习。

看资深教师杜du的备课重点,方便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语文学习吧。

第五单元

一、单元要素

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二、单元目标

1. 认识13个字,会写23个字,会写25个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3.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4. 能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

5. 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16 宇宙的另一边

第16课课文目标

1. 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第16课语文基础落实

1.指导易错字:“吁”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2.指导字形:“秘密”

3.指导词义:“浩瀚”“思绪”“穿梭”“尴尬”并拓展用途。

第16课课文学习

1.梳理脉络。

(1)宇宙的另一边什么样子?作者写了什么?文中有一句总写宇宙另一边特点的关键语句,你们在读书时注意到了吗?

(2)作家在哪些段落又展开具体想象的呢?

(3)作者围绕着“宇宙的另一边”,先写了想象前,再写的想象中,最后写的想象后。

2.具体看一看宇宙另一边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1)整理内容

地球这一边的我、宇宙另一边的他、拿作业、收作业、爬楼梯、下楼梯、趴在窗台看星星想他、趴在窗台看星星想我

(2)提炼方法

想象的世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那么奇妙,作者用了相似联想,宇宙的这一边有我,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也应该有个我吧?这就增加了想象的合理性,大家都帮着作品里的小男孩想一想,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地球这边的我( ),宇宙另一边的他是不是( )?

3.预习4、5自然段,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万物

地球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冬天下

夏天下

太阳

从东边升起

从西边升起

石头

没有生命

像花一样开放,

像人一样行走

......

小结:作者还是用相似+对比联想的方法去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看到宇宙的另一边不仅有人物,还有雪、太阳、石头......

第16课拓展延伸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1.现在我们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想一想我们生活的自然万物还可以有什么?

2.用相似联想法再想想,哪个学科,还有有什么有趣的内容?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

3.完成预习自测单,开学后与老师同学们深入交流。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17课课文目标

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 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第17课语文基础落实

1.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希望 痒痒 鳄鱼 丁零 香肠 糖醋排骨 希 痒 鳄 丁 零 肠 醋

2.指导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狐、狸、继、续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第17课课文学习

1.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分三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1-4)段:因为“我”不想回家吃饭,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第二部分(5-11)段:“我”变成了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动物们和妈妈都住了进来,非常有意思。

第三部分(12-23)段:妈妈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原来的英英不爱吃饭,妈妈却想办法让英英主动想吃饭,我感受到了妈妈对英英的爱,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用归并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以后,发生了(一连串有意思的事)。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3.通读课文,学生在这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中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指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段落入手感受最有意思的事。

4.分角色朗读15-19段,感受想象世界的神奇。

5. 感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要大胆想象。

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奇特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第17课拓展想象

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根据学习卡的提示,把自己的想象简单的写一写。

学习卡

想变成什么

变了以后发生的奇妙的事

习作 奇妙的想象

习作目标

《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

1、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出一个想象故事。

3、展示想象成果,体会写作的快乐。

习作学习

1、走进情境,交流梦想

学生交流自己的梦想,开启想象的大门。

2、选择事物,趣味拟题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拟出题目。

3、例文引路,学会方法

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学会其写作方法,明确思路。

(1)每个自然段对应一个梦想(条理清晰)

(2)反复句式(突出心情,增强情感)

(3)铅笔像什么(联系事物特点合理想象)

4、佳文赏析,领悟写法。

通过学生例文,再次领悟此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会评价。

5、写作锦囊,教师总结

(1)趣味拟题

(2)联系事物特点合理想象

(3)反方向大胆想象更有趣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体学习重点,有了它,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方便大家对照上面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

关注我,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奇妙   宇宙   生字   例文   习作   课文   单元   大胆   事物   神奇   重点   目标   妈妈   方法   作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