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成为孩子考砸最好的挡箭牌,家长别轻易放过真实原因

每次期末出分后,孩子总是懊悔地跟父母说: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高之后,忘记除以2了;


物理科学计数法的题,少数了一个0;


英语作文有句话忘记用第三人称单数了;


生物看漏了一道填空题,因为填空的位置正好在一张图上……

粗略统计了一下,孩子最喜欢和父母讲的考试丢分的理由,就是——粗心。

粗心成为孩子最好的挡箭牌,让孩子可以轻易原谅自己、放过自己。

父母听到这个理由,大都也就只能说一句:接受教训,下次别粗心了。

简单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忽视实质的问题,并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看错题目,抄错数字,计算错误……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粗心成为孩子考砸最好的挡箭牌,家长别轻易放过真实原因

01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


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 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


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类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 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平时作业和练习时明明会做的题目,为什么到了考场上就出错?


考场压力当然是原因之一。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做得特别熟练的题型,就可能出错。


因为人通常会本能选择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当这个记忆模糊不清,似有还无时,解答时就可能出错。


怎样从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发现这些知识点上的疏漏?


▲ 解决办法


从错题入手,从侥幸做对的题目入手。


不能只关注对错,更要追溯做题的全过程是否顺畅。


在追溯思考的过程中,那些侥幸做对的题目,解题思路会由模糊变得清晰;那些做错的题目,学生会真正想明白当初出错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粗心成为孩子考砸最好的挡箭牌,家长别轻易放过真实原因


▼ 孩子的做题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数。


▲ 解决办法


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


那些计算类题目一次正确率不高的学生,做完一道题目后,一定要立刻根据经验,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


比如,解出来答案“不好看”,或者解出来应用题答案明显不符合生活情况。


当发现答案可能出错时,如果时间充裕,当然可以重新做一遍;但如果时间紧张,就要好好利用草稿纸。


这时,如果草稿纸上的书写顺序依照做题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甚至标上了题号,那么检查时你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那道题,进而检查计算过程。


而且,草稿纸上字迹清晰,也不容易发生挪错数字,落掉“负号”等情况。


▼ 做题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


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 解决办法


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


总是审题丢分?务必养成圈画习惯。


如果题目较长,信息较多,可以养成圈画习惯,把重要的信息圈出来。


这样做题时就能正确运用所有已知条件啦!那种看错题,没用上某个条件之类的错误,基本可以避免。


粗心成为孩子考砸最好的挡箭牌,家长别轻易放过真实原因

02

6个习惯助孩子改掉粗心


▼ 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


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圈画下来。


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


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 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


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


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


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


▼ 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


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


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粗心成为孩子考砸最好的挡箭牌,家长别轻易放过真实原因


▼ 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


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手机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完成。


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 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坚持。


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粗心   孩子   作业   挡箭牌   准确率   草稿   题目   平时   家长   正确   清晰   习惯   错误   条件   原因   真实   知识   考试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