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以下这些父母的苦口婆心,你有没有说过或者听过?

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你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我都是为了你好,不想你再吃我经历的苦。


为什么你就不能听话,让我省一点心呢?


......

说过这些话的父母,都会有一个深深的体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实在是一道难解的题目。

有太多父母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在付出了很多细心又辛苦的爱后,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而孩子心里,又觉得是父母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把他们以为的好强加在自己头上。

豆瓣曾经有一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组员数量最高时有十几万人。

难道说这十几万人都痛恨自己的父母吗?

其实未必,很多人耿耿于怀的往往只是父母一句伤人的话。

作为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痛苦又无奈。但作为父母,除了难过,更多的可能还有疑惑。

父母生怕孩子会落后于同龄人,尽量给他们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付出,会换来孩子的埋怨?

这样的困惑,反映出教养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也不懂怎样才是正确疼爱孩子的方式。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01
孩子现在成绩很好,将来一定能幸福吧?

如果你只看到“名次”,而看不到“孩子”,恐怕孩子的幸福将遥遥无期。

不关注孩子的特别之处,而只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名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完全看不到孩子的“个性”。

你只想让他考好成绩,变成有钱人,结婚生子,按你想象的那样安稳过完一生。

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呢?

只做着所谓正确的事,就会让人想问:“你觉得有意思吗?”

没有“我在活着”的体验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完成别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活着的人幸福吗?

“试着去做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吧!”这句话,送给所有的父母和孩子。

当然,有意思的事情首先要是对身心有益的事情,当然不包括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02
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那么多
孩子却觉得我没做什么?

父母以为挣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幸福”,但若是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反倒是在做父母这件事上偷懒!

动物父母虽然不赚钱,但却能尽力哺育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而人类父母却为了挣钱无法陪伴孩子。

所以出了问题时,父母会说:“为了孩子我付出了多少啊!”可问问孩子,他们却说:“爸爸妈妈什么都没为我做!”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为他做的事,并不是指挣多少钱,而是能陪着一起读书,一起出去玩,一起聊天。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心慌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时,能回应一句“爸爸妈妈在”,然后给出一些安抚指导的建议。

如果你仍然没想明白孩子需要什么,那就不妨回想一下,当你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怎么做,你会特别高兴,特别受到鼓舞,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兴致高涨地努力学习呢?

03
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
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把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加给孩子是没有用的。

当今社会变化得太快了,以至于父母的人生经验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可大家却不想承认这一点。

从这个角度上说,父母一代的个人经验,是不值得夸耀的。

在社会和时代、科技变迁很慢的时代,父母的个人经验值得一说。

比如,怎么干农活,怎么搞种植,怎么在改革开发时代干个体,淘到了第一桶金,怎么没跟上互联网浪潮,没有及时转行,导致下岗了……

但是如果现在还把你的经验传授给孩子,并且给孩子规划出一条适合上代人走的路径,恐怕孩子会不屑一顾,甚至可能害苦了孩子。

比如“我当年没读书就靠干个体卖煎饼,也闯到了今天!” “过去饥一顿饱一顿的真是吃尽了苦!”

父母在谈论自己过往岁月的时候,总是容易变成单方面的自夸或者抱怨。而且,那些老黄历的事情总是反复说,孩子早就不想听了。

在和孩子分享经历的时候,要试着让孩子也能发表意见,甚至提出他的看法。

40多岁的父母正在逐步退出舞台中央,中央位置要给年轻一代让出来。此时,孩子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虽然可能不被父母接受,但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04
如果养育真的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问题,父母一定不能偷懒,而是要认真地思考。

很多人就一句“这件事,确实是我们做父母的失职了”,然后就不再深入思考了。

很多人把认错当作这件事的结束,抱着“我都认错了,孩子就能变好”的态度敷衍自己。

但事实上,孩子已经出现问题,父母如果不做出一些实际举动,不做出任何改变,只是单纯认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比如孩子已经沉迷手机,父母不能仅仅认识到是因为自己成天抱着手机影响到孩子,更应该身体力行地做出表率,自己晚上不看手机,不刷短视频。

比如孩子不喜欢学数学,讨厌数学,父母不能一句“当初我数学也不好,没给孩子好基因”,然后就放任了孩子。

成年人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假使学生时代数学很烂的父母,在孩子上初中后硬着头皮给孩子做表率,自学数学,钻研题目,孩子慢慢也会对数学学习多一些耐心。

孩子出现问题不可怕,只要父母肯于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办法就总比困难多。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寒心!父母这样做,孩子永远不会感激你!

我们都爱孩子,但是用对爱的方式,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无论孩子是大是小,我们都要把他看作是一个有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从小就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并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初中慢慢过渡到让他完全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做主负责,高中让他参与家庭事务,开始让他为这个家庭献计献策。

孩子的幸福,是由他们自己去创造和构筑的。孩子上初中后,尊重孩子的个体选择,父母始终站在身后保驾护航。只要航向不偏,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奔跑。

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孩子永远都会感激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感激   父母   孩子   都会   表率   名次   个体   事情   初中   数学   方式   经验   幸福   时代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