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大数据时代,具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

自主学习能力强,无异于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沦为“三陪”家长——陪学习,陪作业,陪接送。

费神费心费力不说,你越陪他,他越想逃离你的监管;越陪他,他越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没有生下来就愿意主动学习的孩子。只有父母引导得当,用力用到点子上,才会成就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01
不过分唠叨学习

很多孩子的内驱力,都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尽,慢慢变得拖延、懒惰、懈怠。

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减少唠叨说教。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相对较差。减少唠叨,难道就放任自流,完全不和孩子谈学习吗?

适当的唠叨还是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你一开口就是学习长学习短,孩子自然不听。

反之,如果你和孩子亲子关系融洽,无话不说,你和孩子的聊天内容中,学习只占了20%甚至更少,这时,你适时叨唠一句学习,孩子大都是乐意接受你的监管和意见的。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02
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为,不断重复而形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

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在于家长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即家长定好规矩,检查结果。

没有哪个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样学习,学多久,他需要父母给他立好规矩。

比如每天回家后写好作业再玩,而不要拖到临睡前;每天阅读半小时课外读物;每天上课前提前预习新内容等等。

最好在小学阶段,及早给孩子定好学习的规矩。因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

当然,错过了也无须自责和焦虑,只要在初二前及时矫正,孩子的好习惯还是可以形成的。

定好规矩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严格遵守,不按规矩来就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玩的时间,减少上网时间等等。

坚持原则,不要随意变化,否则就会破坏规矩的有效性,最后形同虚设。

让规矩来督促孩子自主学习,而不是家长絮絮叨叨地督促。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03
不包办代替
创设宽松的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内驱力,最关键的一点是给孩子自主感,那就是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操持学习上的一切,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

家长可以多用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在依照规矩的基础上,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

除了父母的参与方式,家庭氛围也很重要。

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

比如现在学校都鼓励家长多陪孩子,可是很多家长却领悟错了“陪”这个字。

他们把陪孩子当成了监视孩子写作业,一发现写错马上指出来,甚至开始责骂。

孩子时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盯着他,一不小心还会挨骂挨打,哪里有心思集中注意力学习?孩子思考的重点都放在诚惶诚恐地担心自己不要出错上了。

家长不要将家庭气氛营造得过于严厉、苛刻。尽量包容、宽松一点,少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少一点威胁,多一点鼓励。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04
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如果一段路程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很快就会丧失兴趣、失去信心、难以保持前进的动力。

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习目标的提醒和监督,孩子很难积极投入其中,更加不会主动探索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常常与他探讨,协助孩子树立明确且适宜的学习目标。

一个适宜的目标能够激励孩子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地学习。

除了自主感,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另一个关键,就是让孩子产生学习上的成就感

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目标要求应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并做到因人而异。

让孩子通过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觉得自己能行。

孩子对每一次学习都感到愉快、喜悦,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做到这4点,即便父母放大假,孩子也会主动学习

孩子的成长仅有一次。

小学培养良好习惯,初中引导思维方法,只要家长定好基调,调整微笑,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扶帮,终会成就主动学习的孩子,终会成就孩子日后的荣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主动   父母   孩子   作业   主动性   适宜   规矩   大脑   气氛   成就   家长   习惯   目标   小学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