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代替哭闹,看似简单,意义重大!!

小宝宝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极容易,用哭闹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满,以此引起家长的关注,并希望得到帮助,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要用哭泣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告诉孩子表达自己的要求,家长更能清楚孩子需要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吃饭的时候啊,不小心被烫着了,面对哇哇大哭的孩子,家长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来抑制孩子的哭叫,别哭了,别哭了,这饭太坏了,把宝宝烫着了,不要哭,我们把它倒掉,孩子走路不小心绊了个跟头,家长就要,把地面狠踢几脚,都怪这个地不好,咱们狠狠的打一打它。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代替哭闹,看似简单,意义重大!!


家长及时过来处理是好的一面,但是处理的方法一定要正确,不要把孩子引导到无端的泄愤之中,要告诉孩子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的困惑,需要什么帮助,明确的讲出来,如果一味地用歪理引导孩子,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正确的观念。当孩子遇到困难大哭的时候,家长不正确的引导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代替哭闹,看似简单,意义重大!!


上述例子中的饭烫着孩子并不是犯的错,而是孩子没有注意,正确的吃饭方式,摔倒也不是路的错,是孩子没有小心造成的,孩子因为意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并用哭泣来表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立志,千万不要把责任推给无辜的人或物,而是要用语言告诉孩子真正的原因,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代替哭闹,看似简单,意义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用语   孩子   歪理   可能会   跟头   小宝宝   无辜   抑制   观念   家长   意义   正确   小心   原因   简单   方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