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侏罗纪异特龙并非掠食者,而是“清道夫”


颠覆认知!侏罗纪异特龙并非掠食者,而是“清道夫”

图片来自pixabay.com

体型庞大的异特龙与霸王龙同属兽脚亚目(theropod group),1.55亿至1.45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生活在如今的北美洲西部。事实上,异特龙在外形上也与霸王龙有些许相似:它们用双腿行走,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脑袋,下颚长满了又长又尖的锯齿状牙齿;这些牙齿很容易脱落,会不断更替;上臂和爪也都很小。基于这些事实,异特龙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

然而,在《生态建模》杂志8月23日刊发的一篇论文中,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Cameron Pahl和Luis Ruedas列举了一系列证据表明,实际上,维持异特龙生存的大部分热量来自周边巨型蜥脚类食草动物的尸体。换句话说,它们是食腐动物(scavenger),而不是擅长捕食的食肉动物(predator)。Pahl表示:“这种新观点可能会颠覆150年来的既定假设。”

异特龙与一些记录在案的最大型食草恐龙一起生活,这些食草恐龙包括众所周知的圆顶龙、重龙、梁龙、雷龙、超龙和腕龙等等。腕龙曾被认定为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动物,其身长可达70英尺(约21.3米),体重可达64吨;超龙身长也超过110英尺(约33.5米),体重达40吨。如果这些巨型恐龙主要因自然原因死亡,那么即使异特龙种群不捕食,也足以靠它们的尸体维持生计。

研究人员利用数据模型支持了这一假设,该模型计算了莫里森地层(Morrison Formation)中这些蜥脚类动物死亡后产生的腐肉资源与异特龙的食物能量需求之间的相关性。随后,他们还进一步调查了异特龙头骨的形态特征(包括视觉范围),以及捕食者、食草动物和食腐动物的相对种群数量等等。结果显示,异特龙的头骨和牙齿相对脆弱。除了这个缺陷,异特龙还不具备成为成功捕食者所需的双目视力,其视力水平只相当于霸王龙的30%,现代狮子的15%。

总而言之,所有事实都表明:异特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食腐动物的角色,它类似于今天的秃鹫,而不是食肉的活跃掠食者。

编译:朱明逸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生态建模》

期刊编号:0304-3800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6314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北美洲   锯齿状   种群   清道夫   侏罗纪   身长   建模   体型   视力   认知   恐龙   尸体   牙齿   体重   事实   动物   霸王龙   食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