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并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吃了什么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文指出,固有的能量平衡模型存在根本缺陷,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肥胖。

暴饮暴食并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吃了什么

图片来自pixabay.com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超过40%的美国成年人深受肥胖的困扰。和一般人相比,他们患心脏病、中风、二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更高。

美国农业部《2020~2025年美国人膳食指南》提示,意图减肥的成年人需要减少热量的摄入,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增加热量消耗。这种减肥方法基于一个有着近100年历史的能量平衡模型,即体重增加是因为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机体所需。在当代社会,被大量美味、廉价食物环绕着的人们很容易摄入过量卡路里,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也就是说,正是暴饮暴食加上活动不足导致了肥胖的流行。

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文指出,固有的能量平衡模型存在根本缺陷,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肥胖。论文作者、波士顿儿童医院内分泌学家、哈佛医学院教授David Ludwig博士表示,能量平衡模型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体重增加的生物学原因:“例如,在发育高峰期,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能量可能会增加1000卡路里。但是,究竟是暴饮暴食导致了生长突增,还是生长突增导致了青少年感到饥饿和暴饮暴食呢?”

与能量平衡模型相反,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暴饮暴食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相反,肥胖流行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现代的饮食模式,其特点是过度食用那些高血糖负荷的食物,尤其是经过加工的、可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会引起激素反应,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新陈代谢,导致脂肪囤积、体重增加和肥胖。

当我们食用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时,体内的胰岛素会增加,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受到抑制。这将向脂肪细胞发出信号,让它们储存更多的热量,导致用于肌肉和其他新陈代谢活跃的组织的热量减少。此时,大脑会认为身体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饥饿感随之产生。此外,新陈代谢也将在身体试图保存能量的过程中减慢。因此,即使脂肪一直在增加,我们依然会控制不住地将食物塞进嘴里。

要理解肥胖的流行,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吃了多少,还需要考虑食物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激素和新陈代谢。由于断言所有热量对身体而言都一样,能量平衡模型忽略了上述难题的关键部分。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对体重管理和肥胖治疗具有根本意义。与其敦促人们少吃,该模型更关注我们吃了什么。根据Ludwig博士的说法,“在低脂饮食时代,供应链中充斥着可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这种碳水化合物,会降低身体储存脂肪的潜在动力。也就是说,人们不必为了减肥而挨饿。”

编译:橘子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

期刊编号:0002-9165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7735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暴饮暴食   儿童医院   肥胖   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   美国   新陈代谢   热量   脂肪   能量   模型   食物   身体   营养   关键   体重增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