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得负,导体+导体=绝缘体?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扭转双层石墨烯的角度可将其由导体转化为绝缘体。

正正得负,导体+导体=绝缘体?

研究人员用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创造出了由电子-孔洞对组成的绝缘态。

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大明星”,它阐述了导体电阻、外加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材料中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载流子)以一种无序方式运动,并且彼此之间基本独立。现在,物理学家们发现,当载流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足够强烈时,情况会变得更加有趣。

数年前问世的“扭曲双分子层石墨烯”就是典型例子。这种材料由两层超薄石墨烯层构成,每层石墨烯层包含一层碳原子。如果相邻层的角度稍微扭转,电子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超导体。

当地时间9月9日,由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固体物理实验室的Klaus Ensslin和Thomas Ihn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中发文称,他们观察到了扭曲双层石墨烯的一种新状态。在新状态下,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孔洞之间变得非常紧密,以至于材料变成了绝缘体。

博士后研究员Peter Rickhaus说:“在传统实验中,石墨烯层相互扭转约一度,层间的量子力学隧道就会影响电子迁移。在新实验中,我们将扭曲角度增加到了两度以上,这导致电子几乎无法再在两层石墨烯之间隧穿。”

通过施加电场,一层石墨烯中会产生电子,而另一层石墨烯中会产生孔洞。电子和孔洞都能导电,因此,研究人员期望用两层石墨烯制造出低电阻的良导体。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情况会骤然逆转。“如果我们调整电场,使双层结构中出现相同数量的电子和孔洞,材料的电阻会突然剧增,”博士后研究员Folkert de Vries说。连续几个星期,研究人员都没有找到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最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研究人员Allan H. MacDonald给予他们关键性的提示——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密度波。

当材料中电子集体导电并在空间排列成波时,一维导体中会出现电荷密度波。在实验中,电子和孔洞通过静电吸引相互配对,进而形成了集体密度波。然而,电子-孔洞对是电中性的,因此双层石墨烯合在一起后变成了绝缘体。Ensslin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孔洞相关状态,它的总电荷是零。这种中性状态可以用于传递信息或导热。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扭转角度和外加电压对其进行完全控制。但在这项实验中,电子和孔洞处于能量最低的基态,这意味着它们的寿命不受自发衰变的限制。”

Ensslin团队认为新的电子-孔洞相关态可能具有多方面应用潜质,例如:降低Fabry-Pérot谐振器中捕获电子-孔洞对的难度,以及削弱量子存储器对电场噪声的敏感性等等。

编译:雷鑫宇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科学》

期刊编号:0036-8075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1-09-insulator-conductors.htm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绝缘体   导体   载流子   负电荷   孔洞   电场   电荷   石墨   研究人员   电阻   密度   角度   状态   材料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