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昨天是西方节日“万圣前夜”,四川绵阳一位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不该举办万圣节活动,他说:“现在正能量的东西,就是在你们身上败掉的。”

我特别同意这位家长的观点,万圣节要扮鬼、捣蛋、要糖吃?这难道是个孩子可以光明正大捣蛋的日子么?组织这种活动,对孩子没有啥好处。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其实,很多人都对“万圣节”本来的含义一无所知,上述习俗也是美国高度商业化的成果,并不是万圣节本来的样子。

我是坚决不带孩子过万圣节的,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理由:

一、万圣节其实挺危险

1、惊吓危机

每年新闻上都少不了万圣节被吓哭的孩子,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微博就各种吓哭小孩的分享。其实,孩子在童年,最应该避免的一种情绪就是“害怕”、“惊吓”。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黄帝内经》中说:“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恐伤肾。”也就是说,孩子的肾气充足的话,对于他的骨骼生长,脑筋灵活,筋骨强健都是有好处的,肾是关系到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脏器。但有一种情绪会影响到这个脏器,那就是“恐”,包括了害怕、惊吓、过度紧张等。

因此,我们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孩子处于这种情绪中。不带孩子参与万圣节活动,就是个明智的选择。一惊一吓的,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身体。

另外,除了万圣节,平时生活中,家长也不要可以指导紧张空气,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吓唬他们。记住“恐伤肾”,让孩子心情放松而愉悦,才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2、尖锐灼伤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曾发布报告称:尖锐物体造成的眼外伤,以及易燃服装的灼伤是常见的万圣节伤害。

有的孩子会被各种装扮的尖锐部分弄伤,有的孩子在玩南瓜灯时引燃周围物品,从而烧伤到自己,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派对时玩得太激动,行为不当伤害到其他小朋友。

万圣节对孩子身体上的伤害,不容小觑。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3、食品安全

小朋友装扮好之后,就要挨家挨户去要糖果。虽然在中国,还是以聚会的形式居多,但在万圣节活动中,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渠道的食物。

此时,由于是在活动中,他们很可能拿到就吃了,不会把食物都拿给家长检查。这里面就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一问题值得家长重视。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二、万圣节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1、安全感崩塌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充足的安全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指标。

而在万圣节,孩子不光会被路人吓,被同伴吓,有时还会被家人的装扮吓到。也有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参加完万圣节派对后,就会噩梦连连,胆小怕事。

这些惊吓都是在瓦解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最令他们崩溃的应该就是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惊吓,他们会震惊于平时那么友善的人,今天为什么会变成“鬼”?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只是个玩笑。孩子小小的心灵中,只会不再相信眼前的美好,害怕这一切都会在某一刻变成“恶”。

安全感的缺失,会令孩子更加紧张、焦虑、无助、烦躁、抓狂、痛苦、恐惧、抑郁与绝望。如果家长不能及时为孩子重建安全,那么上述情绪就会伴随孩子一生。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2、道德感模糊

在目前的万圣节过节流程中,孩子能体会到的是:恶搞、捣蛋、吓唬别人,就能得到快乐。这与我国主流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需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他律阶段,儿童把服从外界规则,作为符合道德水准的判断。

也就是说,在儿童的他律阶段,他们觉得只要是听大人的话,服从规则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而万圣节就是要他们捣蛋,惊吓别人也变得是被鼓励的,这时孩子就会被这一信息纳入到自己的道德认知当中,很容易造成“是非对错”的混淆,从而影响他们成年后的道德感。

当孩子在万圣节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不但不应该让孩子参与其中,还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是不对的,为什么人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孩子才能在道德的“他律”阶段,接收到正确的道德教育,从而更健康地发展到道德自律阶段。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3、人际交往障碍

《儿童社交能力养成课》一书中提到: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孩子而言,人际交往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他的学习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孩子在童年,在人际交往技巧方面,往往是略显稚嫩的。他们正在不断探索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获得 更多人的认可,怎样才能拥有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但万圣节却正在以一种不正常的形式,教会孩子: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就要够惊悚,或者够捣蛋。这种认知,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引逗别人或攻击别人,这都不是正常的人际交往手段。

我家孩子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一年级时他爱欺负别人,用言语攻击,或用肢体接触,几乎每个同学都被他欺负过。现在二年级了,这孩子经常被一群人追着报仇,同学们发现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再也不受他欺负了。

可见用捣蛋的方式,是交不到真心朋友的。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多给孩子展示正确的交友方式,比如,家长带孩子参加朋友聚会,经常去看望家中老人等,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而不是跟着孩子一起“扮鬼”,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三、作为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观

1、万圣节的由来

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是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人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

而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认为,10月31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天开始的一天。他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寻找活人借此再生,而活人则熄掉炉火、烛光,让亡灵找不到,或者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魂灵吓走。

凯尔特人的做法,倒像是我们三十晚上放爆竹,要吓走年兽一样。但,现在社会上为了商业目的,在10月31日夜里,组织各种妖魔鬼怪的活动,已经完全背离了初衷。

而作为家长,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个节日的意义,并且带领孩子正确地过节。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2、中国也有类似的节日

从上述万圣节的由来,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主旨有两个方面:1.庆祝丰收,赞美秋季;2.告慰亡灵,以安民心。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中,也有类似这种含义的节日。

七月半,又称中元节,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这是七月半最初的含义,后来在演变成所谓的“中国鬼节”之一,其实人家是庆祝秋收的节日。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吕氏春秋·季秋纪》中记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进行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最原始的形式,现在它演变成了敬老、登高的节日。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立冬,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在古代,人们要以时令食物祭祀,感谢祖先保佑,也祈求上天赐予来年的丰收。

一般立冬时,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在秋收结束时,我国人民往往需要庆祝和感恩一下。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流行于北方,人们会在这天祭拜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每种文化中,都会有感恩收获,和感谢祖先泽被后世的情感。对于这种情感,我们是要尊重,并且要好好地传达给孩子的,教孩子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每一份给予与收获。

因此,家长可以视情况,带孩子过一过秋季的这些有中国传统文化味道的节日。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3、为孩子建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对于孩子来讲,首先是要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要爱祖国,就要先认同我们祖国的文化。

文化又包括什么呢?除了诗词歌赋,除了课堂上学的语文知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节庆”。中国人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悠久历史,有些节日还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这种都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万圣节3宗罪,别再让商业化的洋节日伤了孩子

家长要在平时生活中,把日子过得更有仪式感,要从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出发,跟孩子讲讲节日由来,节日内涵,要抒发的情感,要表达的爱等等。

让孩子从生活中,就体会到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自强不息、精忠报国、舍生取义、革故鼎新、扶危济困、公而忘私、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居安思危、止戈为武、与人为善、和而不同、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等等等等。

孩子的文化自信,并不是念几首诗,或读个中文系就能养成的,孩子的文化自信,也并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我们作为家长,要在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为孩子展示我们的文化。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的“礼”博大精深,我们的“节”有情有趣,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有思想、有深度、知礼守节的人,我们是中国人。

我是@蓁蓁宜人,专注研究儿童教育心理学,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欢迎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图片源于网络,侵立删。)

#培训机构给孩子过万圣节有错吗#

#家长怒斥培训机构举办万圣节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万圣节   寒衣   节日   家长   孩子   立冬   人际交往   农作物   祖先   中国   安全感   自信   道德   儿童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