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爱人,相守不离分

一次偶然的体检,让我住院半个月,体验了别样的住院生活,也让我认识了一对经受生活考验、患难与共的夫妻。


初入病房,只见一位并不魁梧的男子正使劲地半拖半抱着瘦弱无比的妻子往轮椅上送。那女子头发短短,脸色苍白,两条腿细细的,像面条似的悬挂着随着搬动晃荡着,我们忍不住想上前帮忙,男子连声说“谢谢,谢谢!不用,我们能行!”


好不容易,女子坐靠在轮椅上,男子又拿出一件红外套,细心地披在妻子的身上。而妻子看似无力地轻轻檫去男子鬓角流淌的汗滴。轮椅被缓缓地推出病房,他们在廊道上来回慢行,轻声絮语。


见我们好奇,一旁的护工悄声说道:“这是一对苦命的人!”原来这女子曾是本地小有名气的一名乒乓教练,有一次训练时,突然昏倒,经检查,患了脑瘤,几经周折,请上海专家手术。手术本来挺顺利,谁知家人之间的就诊意见不合,上海、南京、镇江各地跑,不仅耗费了几十万,还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瘫痪。


这男子是辅导学生乐器的老师,暑假本来就是活动旺期,为了多积攒钱为妻子治病,他更是不辞劳苦多带学生。为了照顾病妻和教学两不误,他请了一名定时护工。


白天他外出教学,请护工照看,晚上,他全程陪护,有时不放心,中午还顶着炎炎烈日赶回探望病妻,端茶送药,按摩喂饭什么的。一年多的奔波劳累,他自己也落下一身病,真不容易!说到这护工长叹一声。


母亲忍不住问道:“难道他们没有其他亲人吗?”“有一个女儿,三十好几了,离异,带一儿子,没固定工作,现在好像教人画画。”唉,真是有故事的一家人,我不禁对邻床这对夫妻心生同情。


让人奇怪的是,她白天话少,晚上话多。无论昏睡、梦呓,还是醒着自语,话中说得最多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我便知那名字是他的爱人。晚上话多易醒也是丈夫陪在她身边的缘故!还有就是,只有丈夫陪在她旁边时,她吃得也多些,要喝水方便的次数也少些,真是奇怪!


有一次,她较清醒,精神状态也较好,我母亲和她聊天,她不好意思地和我们打招呼,说因为自己生活的无序,影响到了我们的休息什么的。她的话语断断续续地进入我的耳朵,我不知不觉地被她的故事吸引。


这是个好强的敢于追求真爱的奇女子。她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闺蜜撮合,她认识了闺蜜退伍回来的兵哥哥。尽管兵哥哥本人的条件不错,吹拉弹唱,才艺人品俱佳,但因家境实在贫寒,遭到父母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她不管不顾,和男友苦恋八年,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人辛苦打拼,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养育了女儿成人成家,本以为可以这样幸福相守,白头偕老,但突发变故因病负债,女儿的婚姻此时也亮起红灯,真是祸不单行!


好在丈夫对她关心备至,不离不弃。还有两位姐姐也帮她料理家务,三餐送饭送菜。医生说她保住性命且恢复到现在这样真是奇迹!


听到这儿,我们也为她高兴。也祝她早日康复!她却长叹一口气——“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来,她的丈夫起早贪黑外出授课,晚上还要伺候她,有时昏昏沉沉地乘反了公交车,回来迟了,一两次解释一下就过去了,次数多了,两位姐姐有想法了,就在她耳边抱怨、嘀咕,怀疑他外面有人。


也难怪,尽管她丈夫六十八岁,但看上去显得年轻,再加上是搞艺术的,憔悴之色也掩盖不住他的儒雅之气。每当听姐姐说起她丈夫的不是,她都显得焦躁不安,有一次竟大吼一声让她姐姐滚,有时拒绝吃她姐姐特意为她准备的菜。


她用她的另类的方式执着地坚信丈夫对她的爱。她不管别人质疑。她说“因为我们是夫妻,我相信他。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不知怎的,听了她的话,我有种想哭的冲动。是啊,因为是夫妻,才能患难与共,才能有这样的自信。


眼前不禁浮起之前看到的一幕幕:她的丈夫不厌其烦地为她翻身擦拭,按揉四肢;看似严肃地命令她坐在椅子上,试着自己吃饭;像抱着女儿似的抱着她来回在床前走——尽管她双脚落地像拖行似的,有时让她努力撑立起来。哪怕比上次多站立了几秒,他却像孩子似的欢呼“好的好的!”“你真行,真了不起!”


而妻子受到丈夫的鼓励,也抿紧双唇,双臂紧抱着丈夫,努力地,认真地练习着,似乎紧拥着她的丈夫给予她无穷的力量,她忘了疼痛,忘了辛苦,忘了是在病房,仿佛他们在浪漫的氛围中练习着舞步,她的双颊此时会泛起难得的红晕。我发现,她虽娇小,是耐看的、可人的。


我也注意到,好不容易将妻子安顿的丈夫才开始自己忙吃的,有时是午间的冷饭用开水泡一下,有时是面条,有时却啃着早上食堂打来的馒头,有时吃妻子剩下的饭菜,津津有味,像是难得的美食。


不知是方便照顾病妻还是只为了节省10元钱的陪床费,他晚上只是侧卧在妻子的床尾,随时待命或陪聊。有时晚间醒来,隐约从帘子那边会传来“不要怕,有我呢!”“不要叹息,人来世上就是受苦的。”“吃亏是福,钱花完了可再赚,健康才好,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也许,他心里也有好多苦、好多委屈,他也经受着伤痛的折磨、生活的重压,但他从不在妻子面前抱怨、叹息,始终含笑劝慰妻子,用行动,用话语鼓起妻子内心深处生活的勇气,激起她战胜病痛的信心。


事实上,要强的妻子也感受到了丈夫朴素话语下的挚爱,当她快出院时,家境殷实的姐姐邀她住姐家,条件是丈夫回家住,但她却拒绝了,宁愿回到自己那久无人居住的有点潮湿的老屋,原因是“我们是夫妻,我们无论怎样都要在一起!”


是啊,因为是夫妻,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彼此都保护好今天的爱,不管风雨再不再来。”因为是夫妻,所以风雨来临一起面对;因为是夫妻,冷言冷语随风而逝;因为是夫妻,所以坎坷旅途不离不弃。忠诚、信任、挚爱、责任,让彼此成为知心爱人,相守相随,永不离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患难与共   轮椅   家境   病房   知心   话语   爱人   家人   妻子   丈夫   姐姐   晚上   女儿   夫妻   男子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