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学什么跳舞啊?每天作业还写不完呢!”还没有进家门,婆婆的抱怨声就出来了。

在婆婆看来除了学习之外,学任何东西都是浪费钱,浪费时间。所以她对我为大宝报舞蹈班是非常反对的!万幸我不是她闺女,她不敢当着我的面说什么。可是这背后被人议论也是很不舒服的。

婆婆有一个观念认为学习一定是规规矩矩坐在书桌前才是学习。跳舞啊,游泳啊,这些运动,除了花钱浪费时间就没有别的好处了。她还认为四肢发达的人头脑都很简单,不聪明。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在传统观念里,对于脑瓜好,有着一个定式思维,所谓脑瓜好的人一定得是记忆力好、数学好,才叫脑瓜好,至于运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都跟大脑没关系。所以我们才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脑科学家最近发现:孩子的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是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相互支持。人运动的时候,所需要激活的脑区,在很大程度上,和进行其他认知活动的脑区是重合的。也就是说不重视孩子的运动发展,其实会耽搁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从小孩子的运动能力,就可以预测他将来的认知能力。

同时,对于运动,没有男孩和女孩的差异,无论男女,都是运动能力强的小宝宝将来有更好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帮助孩子发展运动能力,他不仅仅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也会更有自控力、更善于集中注意力,学业水平也更强。简单点说就是,强身才能健脑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

2003年,美国纳帕维尔中央高中的体育老师保罗开始在学校开设一门名为“提升学习能力的体育课程”。他要求一部分学生提前半小时到校,在这段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然后让他们进入教室,他让另一部分孩子按照以往的作息规律,不用先运动。结果相当出乎意料,提前运动半小时的孩子在教室中更能集中注意力,考试成绩也更好

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人在高强度运动之后,哪怕时间很短的有氧运动,也能增加大脑的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浓度,而且在任职测试里的表现也会更好。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

对于有多动倾向的孩子,如果让他们在上学之前做一些有氧运动,那么他们上课的时候,还有回到家之后,表现就会好得多。

脑科学家黄扬名在他的著作《天才赢在注意力》中写道:作为一个研究大脑的科学家,现在我要严肃的告诉大家: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运动不仅可以反应大脑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0-6岁的孩子这样动

小孩子的运动,可不是只包括常见的体育项目,什么健身、游泳、打篮球之类的,而是泛指人身体所有部位的移动,小到抓握一个东西,大到翻身、走路、跑跑跳跳,这些移动的能力,对孩子也都是极为关键。像小孩子自己抓食物就是一种运动,不过这属于精细运动。

精细运动是指用比较小的肌肉,比如手、手腕和手指,做一些比较小的动作,比如抓握、拉扯。

对于的是粗大运动,也叫大运动,就是要用到手臂、腿或整个身体这些大肌肉的运动,比如爬、站、走、跑,这些是用到了大肌肉的动作。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大运动有一项精细运动没有的好处,它所涉及的运动量比较大,所以它能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给大脑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使大脑运转起来更高效,孩子的体力和精神也会更充沛。

粗大运动是宝宝运动能力的基础,能促进宝宝大脑发展,提升其他认知能力。

所以说:“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可以要怎么锻炼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呢?我们来分年龄段看一看。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3岁以内的运动:

对于不到一岁的宝宝,他们的运动可能在我们看来连动都谈不上。不过,可别小看小宝宝的转头、摆动四肢、翻身、抓取物品这些小动作,这都是在为学爬学走做准备。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天都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在游戏垫内玩耍,练习抬头、爬行、用手撑起身体,这都是在为孩子的大运动打基础。

美国运动与体育协会建议:婴儿每天应该参与不少于30分钟的结构化身体活动。

何谓结构化?

结构化的意思就是指由大人“指挥”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说到运动很多家长会觉得我平时也带孩子出去活动啊,但是结构化身体活动强调的是:运动要有规律地持续练习,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对于小宝宝来说,我们可能偶尔在家里教他们跟随音乐跳韵律操。但是结构化身体活动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做出一个固定的计划表,比如每天半小时在家给孩子播放音乐,前三天可以先让孩子跟随音乐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后三天增强难度,试着让孩子模仿我们的动作,四肢都进行运动,一周之后孩子可能就完全学会了。如果觉得跳操太复杂,那就带孩子玩玩球、跑一跑。

当然,除了这些被大人“安排”的运动,你也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小区花园玩玩滑梯,荡荡秋千等等,或是和其他小朋友疯跑疯闹一会儿。这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越多越好。

重点提醒: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要求有多大的运动强度,但运动的周期和难度需要提前规划,这样,孩子的能力才能得到持续提升,最好每天累计有三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3-6岁的运动

对于3-6岁的孩子呢,他们已经能跑会跳了,那就可以开始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运动了。虽然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也会运动,只是如果家长多一些陪伴将会更好。

国内首部《学龄前儿童(3~6岁儿童)运动指南》里强调:孩子每天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该累积在三个小时以上。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能少于一个小时,每天应该至少进行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一般幼儿园肯定会保证2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但是在运动强度上就有些难说了!这个年龄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运动强度。

脑科学家黄扬名:运动能力好的人大脑肯定好,0-6岁孩子这样运动

什么叫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呢?其实就是常见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跳绳,爬楼梯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在运动时候的状态来判断,做的是否是中高强度运动。在做中高强度的运动的时候,咱们的呼吸加快甚至呼吸急促,勉强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甚至连说话都断断续续了。

重点提醒:儿童的心肺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所以不建议连续进行十分钟以上的剧烈活动。我们说的每天多少小时的运动时间,都是累积出来的时间,不要长时间地要求孩子不间断地锻炼。

孩子运动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陪在身边,帮孩子把握好度。在保证时间和强度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时间,要注意安全第一。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偏见,四肢发达,头脑才能更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脑科学   大脑   能力   孩子   脑瓜   有氧运动   小宝宝   婆婆   认知   强度   头脑   身体   小时   简单   时间   黄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