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昨天逛超市,刚好看到前面一对母女在选玩具。小女孩穿着粉色的裙子,粉色的凉鞋,还带着粉色的蝴蝶结。粉嫩粉嫩的非常可爱,不过这孩子抱着一辆玩具卡车不撒手,很是破坏美感。

那位妈妈一脸的尴尬,不停的拿起毛绒玩具,芭比娃娃来诱惑孩子放下卡车换成女孩常玩的玩具,小女孩很坚定,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个与她之前都不一样的玩具。可是妈妈没有买,最终小女孩在妈妈的恐吓之下哭着走了!

“那是男孩玩的,不能买!”那位妈妈话在我耳边不停的回响。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玩具有性别标签真的对孩子好吗?

仔细去看超市里的玩具,几乎一眼就可以分辨出这个玩具是男孩的,那个玩具是女孩的,很多孩子跑到玩具区,基本上立马就出现了一道分水岭,一边是男孩一边是女孩。

就像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男孩子更喜欢骑马打仗,而女孩子喜欢过家家,一旦当一个男孩想要加入女孩一起玩过家家的时候,身为男孩的母亲您是不是会焦虑呢?同样当一个女孩喜欢和男孩一起玩打仗游戏的时候,我们也会说这个女孩不像女孩!

在这样的评价之下,很多孩子开始安守本分只做符合自己性别的事情了。比如男孩子开始排斥娃娃和过家家,做饭游戏,而女孩大部分则安静的在摆弄着自己的娃娃。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美国有一项针对孕妇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知道子宫中胎儿性别的母亲们在描述胎儿时,怀男孩的妈妈们说胎儿的胎动是强烈的,显得精力充沛;而怀女孩的妈妈们则说,胎儿是可爱与温和的。当怀孕的妈妈不知道胎儿性别的时候,她们所用的词语和性别就没有联系。

事实上,男性胎儿实际上并不见得比女性胎儿更活跃,性别成见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影响了母亲的感觉。不是因为肚子里的是男孩所以胎动频繁,而是当妈妈的知道自己怀的是男孩之后,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而已。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给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期待,所以在制造玩具的时候,很多人开始给玩具分男女,就像乐高玩具,小女孩一般都是粉色的湖心亭,游泳池,而男孩的则是飞船,火箭之类的。但是女孩一定都喜欢女孩的乐高吗?并不是这样的。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我闺女去我妈家,看到哥哥在玩一个战船的乐高,高兴的在哪里拼了一天,回家之后让我也给他买乐高,我随手打了个女孩结果买回来的粉色乐高到现在她都没有碰一下。

美国性知识理事会前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创立了全美支持性教育联盟和全美青少年性健康委员会的黛布拉 ·W.哈夫纳博士做过一个关于玩具的研究,她发现:玩具的类别选择实际上影响到了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技能,女孩学习更多的养育技能,男孩则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推理和空间关系技能。哈夫纳博士曾经开玩笑的说自己要是小时候多玩一些建筑模型类的玩具,说不定现在她会有更好的方位感。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我们对孩子的角色期待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部演上海滩的老电视剧,其中有个女孩叫胜男,他父亲给这个女孩的穿着打扮一直都是男孩子的装束,一方面是为了生活的方便,更多的则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希望这个女孩可以胜过男子,当女孩长大之后确实在能力方面超越了身边的很多男孩,可是她在两性关系上却很难让自己顺畅起来。这就是女孩当男孩样的不妥之处!

更有甚者,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角色期待,女孩会比较中性化,甚至发展出同性恋,这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男性是好的,女性是不太好的,所以他们发生了对自己性别的不认同。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说说我们日常中都会遇到的列子吧,我们普遍认为男孩空间,计算能力比女孩好,所以理科班多为男性,其实科学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并没有那么明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期待不同导致的。

很多女孩会因为父母的期待而自我设限,比如很多父母会说”放下,你拿不动,粗活都是男性干的“,尤其是去兴趣班,舞蹈班的基本上都是女孩,跆拳道班大部分都是男孩。这样养育当女孩长大之后,在专业和工作的选择上就会出现自我限制。

我家二宝一天跟我说她要当科学家,然后又说她知道不可能,我问为什么?他说做试验的都是叔叔,所以她不可能当一个科学家。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如何才能让孩子对自己性别认同的同时而不受限制

玩具分性别会让孩子未来受限,女孩当男孩养容易出现性别认同错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同时在未来不受限制?体方法如下:

1、孩子的性别认同在于父母在家庭中对于自己性别的接受程度和受到尊重的程度

有一位妈妈,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下,她的女儿看不下去,希望妈妈离婚。但是这位妈妈并没有选择离婚,而是选择了抱怨生活,她经常给女儿说的是:男人都很坏,不值得被依靠。咱们女人都命苦,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工作和想要的生活。

她的女儿长大后一直不愿意结婚,因为她无法相信男人可以给自己幸福。后来好不容易结婚了,却一直无法怀孕,经过检查他们夫妻双方并没有任何的生理问题,最终医生的建议是去进行心理咨询考虑为心理问题引起的不孕不育。

其实她是因为不愿意接受自己成为女性的身份,认为结婚生子就是重复母亲的生活,这让她很恐惧,所以才无法怀孕的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一个男孩,生活在一个父亲不被尊重的家庭,往往他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女性,因为他看到了母亲性别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男孩,经常在家偷偷的穿妈妈的裙子,高跟鞋,化妆。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觉得孩子是不是有异装癖,通过咨询发现,在这个家庭里妈妈属于女强人类型,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妈妈说了算,父亲的原生家庭不太好,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妻子那么好,比较自卑,基本属于小透明。

男孩在家里感觉到的是:女性才会被尊重,女性有更大的权利,所以他才会老穿母亲的衣服,而排斥自己男性的性别。他不想做一个像爸爸那样的人。

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先接受自己的性别,强调自我性别好的那一面,同时尊重自己的另一半,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的身上做到正确的性别认同。


美国性心理学家提醒:这样养孩子,告别性别受限,性别认同更好


2、异性父母多陪伴,提供丰富的选择,减少受限可能

有研究显示,自从产房抱出婴儿的那一刹那,我们的区别对待就开始了。父母对新生的女婴比男婴更细心,更友好,更温柔,新出生的儿子被认为比新出生的女儿更强壮,更稳定,也更硬朗。

很多资料表明,在出生的第一年,父母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儿子和女儿,母亲照料他们的女儿比儿子要多,她们怀抱,爱抚和搂着睡觉的次数要更多一些。母亲对女儿会有更多的情感表达,微笑的更多,说话更多,对女儿需要的反应也比对儿子快得多。父亲与男婴一起玩的次数比女婴多,与男婴讲话也比女婴多。与跟女儿一起玩相比,许多父亲和儿子一起玩的时候,会选择更加粗野的玩闹方式。

因此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父亲需要多陪伴女儿,多跟女孩沟通,玩游戏,妈妈可以选择多和儿子沟通,让他变得善于表达。

给孩子准备没有性别差异的玩具和书,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强调他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也可以成为任何他想成为的人。让孩子做自由的自己,而不是用性别的角色去限制他们。


参考资料:

《从尿布到约会 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作者:黛布拉 ·W.哈夫纳

《养育女孩》、《养育男孩》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性别   孩子   美国   胎儿   粉色   性心理   学家   儿子   父亲   女儿   父母   母亲   男孩   玩具   妈妈   女孩   女性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