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女孩总是低着头,于是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原本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只是为了提醒她认真听课。但是她却答错了。我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在课间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了办公室。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我问她:“怎么今天上课没有注意听讲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小女孩不说话,只是低着头。

我又耐心地说到:“你有什么事情,说出来,也许老师可以帮你呢。”

听到我说的这句话,小女孩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的心里也有点慌了:难道是因为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感觉到自己被特殊对待了,所以哭了??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我等她哭了一会儿,然后又问她:“可以告诉我了吗?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

这个时候,孩子才抽抽搭搭地说:“老师,我恨我的妈妈,她把我最喜欢的玩具送人了,都不问问我愿不愿意。呜呜……”

原来如此。

我安慰她说:“这件事情,是妈妈做的不对。妈妈就算要把你的玩具送人,也要先问问你的意见,对不对?”

小女孩点了点头。

我又接着说:“这样吧,下来老师找你的妈妈谈谈这件事情,让妈妈以后遇到你的事情,多和你商量一下。但是你因为这件事情,上课走神就不好了。你来学校是学习的,不要让这件事再影响你的情绪了。老师相信妈妈会解决好这件事情的,好不好?”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小女孩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回教室了。

我给孩子的妈妈打了电话,说了孩子的情况。其实孩子的妈妈当时只是觉得那个玩具孩子已经玩了好几年了,都有些旧了,于是就随手送给别人了。但是妈妈没有想到这个玩具虽然看起来很旧,却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睡觉的。

孩子没有了心爱的玩具,心里肯定是很难过的。后来妈妈带孩子去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具,并且承诺孩子,以后再也不随便把她的玩具送人了。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我们亲子关系中的一种矛盾,即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物权”


什么是“物权”呢?

物权指的是对自己的物品所享有的权利,即所有权。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物品,总是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自己买的,自己有权利处理。但是却忘了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买给孩子的,既然已经给了孩子,那么这些物品的物主权就属于孩子,只有孩子能够决定这些物品的去向,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决定。

培养孩子的物主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小的时候,并没有物主权的意识,也不会区分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他开始逐渐意识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我们家长也经常会送给孩子一些他喜欢的东西。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是培养孩子物主权的好时机。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我们要对孩子说:“这是你的物品,你要保管好哦。这些玩具都是你的,你要好好地照顾他们哦。”

这样在孩子的心底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这是我的东西,我有责任照顾好它们。那么孩子就不会把自己的物品乱扔乱放,也不会任意地弄坏自己的东西,而不当回事。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就是这些物品的主人。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责任就是对自己所有物品的一种爱。

※ 能够培养孩子的物品管理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这句话能够让我们看到孩子对自己物品的管理能力。

当我们把物品的所有权交给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这些物品,你自己要负责整理,保管,不要让它们乱糟糟的哦。因为它们也喜欢整洁干净的环境。”

这样孩子就会因为“物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权”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乱丢乱放的毛病,逐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甚至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我们家长能够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供整理的空间,并且做到对孩子的整理结果不做负面评价。先肯定再提议:你今天整理的不错,看起来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很好,如果能够把玩具和书籍分开放,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随着孩子整理物品次数的增加,以及家长的引导,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整理、规划能力会逐渐地凸显出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人。

※ 能够丰富孩子的感情世界

每一个玩具、每一本书,甚至每一个不起眼的物品,在孩子心里都有着不同的位置。所以对于孩子的物品,我们不要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要遵从孩子内心的情感。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比如这套童话绘本,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书,因为他能够从里面感受到最纯真的友谊,能够帮助孩子在处理友情方面、处理和同学的关系上,找到合适的方式。

比如这套乐高玩具,是过生日时孩子收到的礼物。孩子喜欢拼装,能够在拼装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比如这个毛绒玩具,是孩子分床后陪伴他入睡的伙伴。在孩子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个玩具,还是他最好的朋友。当他有心事的时候,当他快乐的时候,都会对着这个玩具倾诉,这个时候,玩具就是孩子的情感树洞,引导着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物权”是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也能体现孩子的心理成长。

我的物品我做主,这是一种来自孩子内心的底气,而这个底气来自于家长的支持。

让孩子做自己物品的主人,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让孩子逐渐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妈妈把玩具送人,惹哭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物权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全心依赖自己,在自己之中拥有一切,如果,这样的人还不幸福,你又能相信谁呢?”

只有依靠自己能力的孩子,才能够获得最终的幸福。

我们的爱是陪伴孩子长大,但是更重要的是放手,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去寻找自己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物主   家长   玩具   妈妈   孩子   底气   所有权   小女孩   重视   事情   独立   物品   能力   东西   老师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