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上午孩子在看课外书,我也在看书,看起来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可是孩子的嘴巴就一直没有停过:

“妈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妈妈,这个地方在哪里?”

“妈妈,这个字怎么读?”

……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够认真地给他讲解,但是我的耐心也在他无休止的叫喊声中消磨殆尽了。于是我扔给他一本字典:“不认识的字,自己去查字典。不要再喊妈妈了。妈妈也不是全能的。”

孩子似乎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是看到我已经不再注意他,也没有办法。剩余的时光,我终于耳根清净地读完了自己想要看的书。

我突然间觉得:不让孩子喊妈妈,真是一个特别正确的决定,以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在孩子的眼里,妈妈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就是能够随时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能手。一句“妈妈”就能解决的问题,孩子怎么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呢?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这大概是所有孩子的通病,而这个“通病”却是由妈妈惯出来的。

记得有一个妈妈曾经给自己的孩子打印了一张提示卡:

不会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

不会的题目请精读三遍,不要喊妈。

不会的单词请用有道,不要喊妈。

……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这张提示卡,说出了多少妈妈无奈的心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代名词。似乎只要妈妈出马,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是孩子对妈妈依赖,真的会误导了孩子,甚至会耽误了孩子对自己的认知,让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作为妈妈,要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思考,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考,是孩子解决问题的前提,孩子只有有了思考的意识,才能够主动地去思考。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西方有一句古谚语:“世上有百分之五的人主动思考,百分之五的人自认为在思考,百分之五的人被迫进行思考,而其余的人一生都讨厌思考。”

这句话就说出了想让孩子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的难度。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难度,我们才更要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意识,因为我们都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愿意思考的人。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爱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人呢?

① 这是需要一个小技巧的,那就是我们父母也要做一个“不懂”的人。

后来孩子又拿着书问我:“妈妈,这个动物你认识吗?”我看了一眼图片和介绍,是“犰狳”。但是我装作不认识:“这个动物好像穿山甲呢,但是看介绍不是穿山甲,它的名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读。要不我们来查一查字典吧。”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这个时候,孩子倒是很愉快地把字典拿过来,认真地查了起来,还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是qiu yu。”

而我则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哎呀,你今天还帮助妈妈认识了新字,我记住了这个动物的名字了,你也要记住哦。”结果就是他认认真真地把这两个字的拼音记在了书上。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就要装作不懂、不会、不知道,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去查字典,查资料,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② 让孩子自己动脑思考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孩子一说出问题,家长就马上说出了答案。这样一点儿也不给孩子思考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的大脑就会变得懒惰,懒得思考了。

所以我们家长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或者是将问题再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思考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需要怎么去解决。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可见思考对于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这几天在给孩子讲数学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展开图,尤其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

孩子遇到的题目就是通过正方体的展开图,来选择这个展开图是哪个正方体的。这就需要孩子有很强的立体感和想象力。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刚开始的时候,我给他讲了一个例题,剩下的题目我让他自己做。结果我就看到孩子一会儿画图,一会儿拿着自己的积木摆弄,一会儿又思考。等孩子做完了,我给他检查的时候,也装作看不懂的样子,让孩子一个个地给我讲解。没有想到孩子讲得头头是道,看来孩子是真的掌握了这种题型。


③ 为孩子提供寻找答案的工具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帮助孩子找到答案,但是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寻找答案的工具。

比如,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可以查询的书籍。

孩子问我:“妈妈,你知道太阳系里的九大行星哪个离太阳近,哪个离太阳远啊?”

要是照我以前的习惯,答案就冲口而出了,但是现在,我拿出给他买的《太空科普书》,他想要的答案里面都有。结果孩子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边看边和我讨论,甚至发现了他问题之外的更有趣的知识点。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这样我不但帮助孩子找到了答案,还为孩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

“为什么”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怎么办”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原来如此”是孩子获取的知识。

只有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孩子才能够对这些问题有着很深刻的印象,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这些问题。

所以下次当孩子再次喊妈妈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让孩子主动思考、爱上学习,我们就要学着做一个“不懂”的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犰狳   正方体   主动   妈妈   穿山甲   通病   会儿   字典   百分   题目   家长   答案   动物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