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口吃怎么回事

文|袁运录

隶属美国国家电视台的一个叫“观点视野”(the vie)的综艺栏目,拜登就口吃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拜登的口吃怎么回事


主持人: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拜登副总统参加我们节目。当你小时候,人们都称呼你为“乔小结巴”,就因为你的说话口吃问题。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同样问题的人,一直以来都在和这个困难作斗争。您能简单说一下这么多年来您是怎样克服这个难题的么?

拜登:好的,我的政府同僚们总是嘲笑我经常引用爱尔兰诗歌。其实,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经常站在自己卧室的镜子面前,和我的兄弟们对着镜子反复练习yants和emerson,其实他们不是爱尔兰诗人。我会尝试着去控制改善我的口吃问题。确实是,当你口吃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无能和无助。比如,人们会邀请你去舞会,然后模仿你的结巴。然后人们会注视你,你会感到你是一个另类。

我克服口吃的方法就是说话时候,我会尝试着加入一些节奏和韵律,这样我就能顺利说出来,然后我的面目表情就不会扭曲狰狞了,比如去图书馆,会见朋友,等等,我就开始反复进行练习。当然我上学的时候就不这样做了,我会强迫自己去参加演讲课程,参加公开演讲。其实,从某一方面说,我妈妈经常说,人无完人,自己有口吃在某一方面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我爸也经常说,你永远不能用一种说法去定义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人无完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口吃是影响我的人生道具。假如没有口吃,很多成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时至今日,你依然与美国口吃协会合作,美国矫正口吃项目是一个一流的项目。


拜登的口吃怎么回事

拜登:当我第一次当选参议员的时候,他们问我想不想成为名誉主席,我当时拒绝了。因为当时来说的话,如果你口吃,那么人们认为你一定在情感上有些问题。我有点感觉尴尬,因为我不想被人们定义为口吃患者,并且有时候,我会发现自己有口吃现象。但是你自己不能把你自己当成口吃病人,也不能叫口吃定义你!

恨若秋水评论:

翻开中外历史,创造一番伟业的口吃者数不胜数。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西汉时大文豪司马相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和前首相邱吉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巴金、沙叶新,科学巨匠牛顿,影视巨星玛丽莲梦露、周迅,茱莉亚罗伯茨,著名主持人窦文涛等都是口吃者。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举世瞩目的人。

拙著《口吃原理与康复》,于2015年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曾经严重口吃的我,用十年时间创作这本40万字的书,是基于我能正确认识口吃的本质,最终从口吃的痛苦中走出来,并且获得彻底康复。我的父老乡亲和我的老同事都可以见证这个奇迹。

我曾帮助许许多多口吃患者度过了难关,包括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董先生,我帮他成功克服了口吃,他现在已成为一名能说会道的网红。

我的口吃得以痊愈,并不是像拜登说的那样勇敢地战胜它。相反,真正的口吃是无法战胜的,而是不战而胜的。

尽管拜登家族的一个叔叔有口吃,所以拜登误以为自己的口吃可能与遗传有关。拜登也自称自己经常通过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和表情战胜口吃,这该作何解释?

其实,拜登与其说用“方法”缓解了自己的口吃,不如说他是站在心理的高度,藐视了口吃。因为口吃现象是心理波动的外在反映。心态平稳了,口吃自然也会减缓。

正确的态度是,战略上藐视口吃,战术上重视口吃。站在战略高度没有把口吃视同拦路虎:发生了口吃不会感到异常难堪,更不会痛苦万分,只是有些遗憾而已。把斗口吃比喻为胜似闲庭信步,这是何等崇高的乐观主义加英雄主义的心态。

试问口吃者能有几人达到如此心态?哪个患者不是抱着胆战心惊的心态去严阵以待与口吃血战到底?

拜登的口吃怎么回事

怎样才能具备这种高度?当岁月在你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当你被生活烦恼所累赘,当你折腾来折腾去,和口吃斗争了一轮又一轮,当口吃越斗越厉害,而你越来越悲观,当你斗不过口吃感到心灰意冷、万分疲惫的时候,当你对口吃敬而远之,望“吃”兴叹的时候,当你对战胜口吃彻底失望的时候,当你认识到口吃不再是你唯一要克服的烦恼的时候,当你仅仅把口吃当作一点小事来克服或者当作一场游戏来完成的时候(比如拜登,他把口吃当成上帝的“礼物”默默接受下来,同时又力争不让口吃影响自己的言语交流——先接受再谋取改变),你就能达到这种战略心态。

我把这种心理高度或者说思想境界比喻为泰山之巅。但这条路充满着不确定,也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宝贵的年华。

因此,秋水理论在张景晖疗法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将口吃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细如发丝一般,全部展示给口吃者,让他们心悦诚服,不得不接受这个上帝的“礼物”。从而死心塌地地放下纠缠,带着平常心去面对和改变口吃。

正如拜登,他的理想始终是问政,口吃只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他对口吃的态度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有可无。因为他没有怀着悲伤沉重的心理包袱去战口吃,而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并且利用业余时间与口吃搏斗。

与此相反,绝大部分口吃患者在口吃面前都选择退缩: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不敢去面试,不敢去相亲,更不敢去提问或回答问题,而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最后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填入了口吃的无底洞。

拜登没有被口吃打倒,反而勇敢地面对。但他却使用了一些不当策略,导致口吃的肌肉记忆一次次被加深,这使得他现在发某些字音的时候仍然感到困难,甚至出现卡壳现象。

我的一位懂英文的口吃学员,为我提供了众多拜登演讲视频和中文翻译。可以看出,拜登早就不是一个的口吃患者,而是一个没有心理包袱的习惯性口吃者。

口吃没有遗传性,因为语言是后天形成的。绝大多数口吃也不是器质性上的病,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如果口吃如哑巴一样属于器质性问题,口吃者也不会因此感到困扰和痛苦。事实上,口吃的表现总是时好时坏,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

我国口吃研究的先驱者张景晖认为,病态性口吃是由于认知偏离,导致恐惧、焦虑、怨恨等心理反映在言语行为上的问题,口吃和自己的主观因素息息相关,而且总是呈周期和多变性的特征。

当你把口吃举得高高在上,它就会作怪,把你牢牢缠住,让你无法脱身,口吃变得无法控制。而拜登却没有被口吃捆住。他虽然非常厌恶口吃,却一直没把它放在心上。因为他心里只装着事业和成功,口吃只是可有可无的家伙,因此口吃在他面前就做不了怪,变得可控起来。

拜登的口吃怎么回事

而成千上万的口吃患者们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唯吃最大。除了口吃,事业、爱情、家庭、甚至生命都可以不要,只想拥有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巴。把口吃如此放大,口吃当然坐大成势,气势汹汹。

战胜口吃,就如驯服烈马一样,不是靠勉强和蛮干,而是熟悉它。只有彻底了解口吃的脾气,才能驾驭口吃。就如大禹治水,只有掌握的黄河水患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治好黄河,使之驯服朝着大海流去。

作者简介

袁运录(笔名:恨若秋水),口吃问题专家。秋水理论创立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上饶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余干县关工委报告团讲师.

1988年研究心理学,并创立秋水理论(又叫黄河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

研究方向:口吃、社恐、强迫、抑郁、失眠等神经症和青少年问题,以及心理创伤.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管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邱吉尔   爱尔兰   黄河   人无完人   结巴   美国   秋水   患者   镜子   心态   高度   定义   痛苦   理论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