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每次在网上看到家长吐槽孩子不爱吃饭,都会有这样一个声音——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饿一顿就好了!


接着呢,还会有不少家长也很认同这个说法——真是这么回事。之前我儿子劝了半天不吃饭,我们狠狠心收了碗筷,下一顿立马乖了,立竿见影。


但说实话,这个方法,局限性很高,副作用很大。


因为,它只对部分宝宝有用。因为不少倔宝宝,饿了一天都不会主动要饭吃……其次,孩子都是健忘的。这次见效了,下一次如果再不好好吃,家长真舍得一次次地饿他一顿?


我们总说,遇到问题要对症下药——孩子不爱吃饭这件事也一样,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家里有小宝宝的更要关注,因为孩子的饮食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当我们了解地越早,越能够防患于未然。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萌医生仔细梳理了一番,无外乎这 4 种原因:


01

添加辅食过晚、过少,

超过 1 岁还以母乳或者奶粉为主食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是,当宝宝满 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喝奶的量、次数都要随之有所调整。


1 岁内、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我们可以在保证 600ml 以上奶量的基础上,让宝宝慢慢适应新的食物,逐步增加进食量。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等到宝宝 1 岁以后,美国儿科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普遍建议,要开始注意控制奶量。因为如果孩子不节制地喝奶,会减少对辅食的兴趣,变得不爱吃饭。


而且奶类的营养单一,如果孩子被奶填饱了肚子,水果、青菜、肉类、海鲜等都会摄入不足,也会导致营养失衡和营养不足。


所以,1 岁以后,我们要将母乳 / 配方奶,逐渐从主食变成配餐,确保孩子过度到更加全面、均衡的饮食。


02

辅食性状不合理,

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差

有些宝宝到了 1 岁多,还只吃泥糊状的食物,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咀嚼和吞咽的发展,也会降低孩子对进食的兴趣。


宝宝辅食的添加,应当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基本原则。而根据宝宝月龄和口腔处理食物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把辅食添加大致分为 4 个时期:吞咽期、蠕嚼期、细嚼期和咀嚼期。


吞咽期(大约满 6 月龄):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基本还是整吞整咽,辅食性状通常需要制成柔滑的泥糊状;


蠕嚼期(大约满 7~8 月龄):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舌捣烂 + 牙龈咀嚼,辅食可以适度增稠,做成稍厚的泥糊状;


细嚼期(大约满 9~10 月龄):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龈、牙齿咀嚼,辅食可以添加质地软烂的碎块,如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


咀嚼期(大约满 11~18 月龄):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齿咀嚼,辅食性状开始向成人饭菜过度,稍软即可;


平时吃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面前夸张的大口咀嚼,以做出示范。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03

早点、午点需适量

有些家长怕孩子饿得快,总是时不时地给孩子投喂点心:一会吃点水果、一会喝点牛奶……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这些都没问题,但是你得适量啊!


孩子胃口本来就小,如果不停地吃各种水果、牛奶,肚子饱了当然不愿意再吃饭。


而且,水果和牛奶本来就是非常管饱的东西,要么是糖、要么是蛋白质,一进肚子就把宝宝的胃填得满满的~


所以,点心是必要的(宝宝毕竟少食多餐嘛),但是,切不可过量。


04

错误的喂养习惯,

让孩子把吃饭当成了任务

追着喂饭、边看电视边吃饭、经常催孩子吃快点……这些常见的喂养习惯,其实都在无形消耗孩子对于吃饭的兴趣。


想一想,当我们自己吃饭的时候,想先吃什么先吃什么,想吃几口吃几口,是不是美滋滋?


可是,一旦由别人来喂,主动权丧失了、乐趣也消失了。再加上,我们给宝宝喂饭,很容易怕宝宝没吃饱,从而导致过度喂养。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明明宝宝不想吃了还「再吃一口、最后一口」,这样吃饭,跟做任务有什么区别?


边吃饭边看动画片、玩玩具也是禁止事项。对于孩子来说,再好吃的饭菜,跟动画片一比,都显得索然无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看着饭渣宝宝,家长总是难免着急上火,总是盯着孩子、不停催促,但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孩子心里把吃饭和挨骂联系在一起,就更加不爱吃饭了。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你家宝宝还小,那么,不用担心:从小培养好的自主饮食习惯,比起孩子已经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再去纠正,要容易太多了。


具体怎么做呢?最重要的:把握孩子自主进食的黄金期!


一般来说,宝宝在 12 月龄左右,会出现这些信号:不想被大人喂饭、饭勺伸过来的时候摇头躲开、伸手去抓大人手里的食物或者勺子、会盯着大人吃饭、模仿大人咀嚼的样子……


这些,其实就是宝宝在告诉我们——我想自己吃饭啦!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这个机会,我们千万别错过。我们可以把勺子给宝宝,教他尝试着用勺子舀食物,并且放到自己嘴里;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手指食物——蒸红薯、蒸南瓜条、香蕉等,让宝宝拿着自己吃,不仅会增加宝宝的进食兴趣,也锻炼他的手口协调能力。


这段时间,大人会比较遭罪——因为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难免会弄得到处都是,很脏乱。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但是,熬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喜提自己吃饭的乖宝宝一枚。


如果宝宝已经错过了黄金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补救,把勺子还给孩子,把自主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此时,下面这几点,对于孩子养成好的进食习惯也很重要:


01

建立吃饭的仪式感

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大家关掉电视、放下手机,一起围坐在餐桌前。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餐椅,系上小围兜,从小时候开始,就养成「坐在餐桌边吃饭」的习惯。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们要重视了,可能是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02

不用饭后奖励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会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好好吃饭,吃了这口就让你看电视/喝饮料/玩手机……


但是讲真的,用这种奖励法让娃吃饭,只会让娃对饭菜本身更抗拒,还可能因为急着吃完消化不良。


03

三餐务必规律

这是自主进食的黄金原则,从给孩子添加辅食开始,我们就要制定吃饭的规矩,并且要一直执行下来,包括:


吃饭一定要在餐桌边进行,离开桌子?不好意思,可以选择不吃;


● 学会自主进食后,让宝宝自己吃,要大人喂?不好意思,可以选择不吃;


不要以各种奖励来诱惑孩子吃饭,如果孩子坚持要以吃饭来得到奖励?那么,不好意思,还是可以选择不吃(PS:这个先例肯定是大人开的,如果你没有频繁的这么干过,孩子也学不会);


吃饭时就只能做吃饭这件事,不能一心两用,一边玩玩具、看电视,一边吃饭。做不到?不好意思,可以继续选择不吃;


大人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并且统一战线,如果孩子选择不吃,那是他的权力,那就不要给他吃,并且告诉他,错过这一顿,只能下一顿吃了。


中间不要怕孩子挨饿,不停地给孩子加餐,除了正常的那一顿固定的加餐,就等下一顿再吃吧。不过呢,如果心疼孩子,可以偷偷把下一顿时间提前。毕竟,孩子没有太强烈的时间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月龄   孩子   糊状   性状   母乳   勺子   几方面   口腔   不好意思   大人   重视   食物   水果   自主   家长   宝宝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