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该怎么吃、怎么运动?如何不反弹?2021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目前,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中国≥18岁居民中,超重或肥胖人数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超重或肥胖是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是超重或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防控的基础治疗手段。


近期,适合中国人群参考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流程的专家共识(2021年)》发布,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读者分享其中的重点内容。


减肥该怎么吃、怎么运动?如何不反弹?2021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图片来源:123RF




专业人士可以帮助减肥




体重管理不仅是减重,还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和心理行为,因此需要院内院外联合管理团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流程体重管理。


医院内团队由临床营养师和各个相关科室的医生组成,主要承担患者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医院外团队由营养(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治疗师、运动教练等组成,主要承担干预方案的指导和跟踪管理等工作。




超重或肥胖评估




初步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及既往治疗史;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状态、心肺功能和肥胖或超重的原因;了解患者的减重目的、减重意愿和生活习惯等;测量基本数据,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等,建立个人档案。


评估超重或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并发症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慢性肾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肝硬化、胆囊疾病、甲状腺疾病、结直肠癌等。


常规实验室体检:如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空腹及餐后)、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血脂(三酰 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以及肝脏B超等。必要时加测与超重或肥胖相关的基因、肠道菌群、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


评估能量摄入和消耗情况:估算患者的目标能量需求,一般卧床患者为15 kcal/kg~20 kcal/kg,轻体力活动者20 kcal/kg~25 kcal/kg,中体力活动者25 kcal/kg~30 kcal/kg,重体力活动者35 kcal/kg (体重为理想体重,非目前实际体重 )。


减肥该怎么吃、怎么运动?如何不反弹?2021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图片来源:123RF


超重或肥胖判定及分期


根据BMI及是否合并并发症对超重或肥胖进行分期,共分为四期。


减肥该怎么吃、怎么运动?如何不反弹?2021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流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超重或肥胖的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目标:建议将体重减少5%~15%及以上。


行为指导建议: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积极寻求家庭成员及社交圈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减重教育和指导。


膳食指导建议: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


运动指导建议:增加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每周3~5 d,总计≥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肌肉训练,每次10 min~20 min


心理指导建议:在心理治疗师的协作下加强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加自信,缓解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减重药物建议:对于BMI≥24.0 kg/m2且存在超重或肥胖合并症,或BMI≥28.0 kg/m2(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后未达到目标,可考虑配合药物治疗,并定期评估减重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在中国获批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


减重手术建议:BMI≥32.5 kg/m2且存在合并症,或BMI≥35.0 kg/m2(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内科治疗等减重方法长期无效,且有行减重手术意愿时,经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行减重手术治疗。减重手术包括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


复诊建议:建议复诊频率为每月1次,当代谢指标或疾病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诊。

停滞期指导建议:可通过调整运动模式和运动量,调整膳食模式和能量摄入,促进体重继续降至目标值。


互动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体重管理”服务,以提高与患者的互动性和依从性。


减肥该怎么吃、怎么运动?如何不反弹?2021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图片来源:123RF




超重或肥胖人群的随访与监测




随访计划:每个月进行至少1次随访,评估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变化情况,如3个月内体重减轻<5%,应重新评估并及时调整方案。


监测内容:需结合患者年龄、疾病及治疗情况,对患者营养状况、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骨密度等进行监测;并在减重过程中评估肌肉流失情况,对于肌肉流失严重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增肌的干预方案。


减重后的维持建议每周进行200 min~300 min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以达到成功维持体重1年以上;通过健康宣教加强患者的自我监督和管理能力,可利用互联网移动平台进行互动增加患者依从性。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营养产业分会,等.(2021)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流程的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15(4):317-322.DOI:10.3760/cma.j.cn115624-20210630-0036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中国   合并症   并发症   胆固醇   膳食   肥胖   共识   体力   能量   体重   患者   人群   营养   疾病   情况   建议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