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山水三重境界”解读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觉得山水就是这样 ,永远都是这样,这就执着于相了。他根本没有去考虑怎么回事。)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为山水不是山水,可能觉得都是各种因缘聚会在一起而已,都是碎片,根本不是什么山水。从有走向了无,从一端走向另一端)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是参禅者明白了“道理”,并已经实证。知道自己看到的山水只是自性的投射,它也是与世上万物一样随业而显现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因此树立了“中道观”。)

最原始的“山水三重境界”解读

那么开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与后面“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有什么区别呢?

前面知道这是山,那是水,是别人传授的知识,是恒定而粗浅糊涂的。最后彻悟后了知的山水,知道山水也是“空性”之中。我们人之所见山水是这样的,其他动物并不一定如此,而且人与人之间所见也是有差别的。它们的本来面目根本不得而知,因此定为“空性”。

那么,既然为人,就直面承当吧,这样的就叫山,那样的就叫水,再也不用说是说非。

最原始的“山水三重境界”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山水   自性   粗浅   道观   禅宗   本来面目   实证   因缘   宋代   不得而知   碎片   万物   开头   糊涂   境界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