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时下十分热门的话题,在我看来,创造性思维和第一性原理可以算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很多人看来,创造力是人无我有的某种天赋,事实上,创造性思维和第一性原理一样,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大多数人的这种本能被后天的知识和教育遮蔽了。厄本在文章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具体如下。

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教会我们各种事情:是非和黑白、安全和危险,以及你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而不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宗旨就是:我是大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不要争辩,听我的就对了。小孩这时候就会开启我们熟悉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成长」:创造性思维

小孩的天性不只是想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还想弄明白他(她)的生活环境的规则。要想弄明白一件事,你就要了解这件事是怎么形成的。当家长和老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小孩去做1、2、3,只要听话就好了,就好像是给小孩的脑袋里安装一个已经设计好的软件一样。当小孩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是在尝试解析这个软件,看看它是怎么构成的——想弄清楚底层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决定到底应不应该把这些大人看起来十分坚定的事情当回事儿。

孩子最早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时,家长还觉得挺可爱的。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很快就找到了一种快速结束游戏的方法:因为我说是这样的,所以就是这样的。这种方法就像是在孩子的解析欲望上铺上了水泥地板,再多的“为什么”也钻不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创造性思维   上铺   粗暴   生活环境   这个软件   与生俱来   本能   大人   小孩   原理   家长   事情   模式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