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纪实」_吃水难_1

村里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费了老劲了。起初大伙就在在院子里打井,期待解决吃水问题,然而十几米都不出水,没办法在井底和井壁两侧挖一个储藏空间,侧壁得放大葱,白菜,萝卜;井底存放红薯,改成了一个地窖,也不算浪费。近的不行就远的,于是各家在麦场边上打井,结果一样十来米没有一家打出水来,只能死心了,村里打不出水来,那就得考虑像打麦用电一样,买水!附近唯一有资源得就是一里外得煤矿了。

「农村生活纪实」_吃水难_1

煤矿有个深水井,据说深有三四百米,当时也是为了解决煤矿吃水问题,到处打井,也都没水,后来调来专用设备,多处尝试后,居然在这里打下深井竟然有大量的地下水,应该是打到地下河,煤矿上几百号人使用也绰绰有余。于是村里找矿上商量,协商结果:矿上可以给村里供水,但有前提:1.水管村里自己铺设;2.水泵村里自己购买;3.装水表按协议价支付水费;4.如果日后矿上用水紧张,则不再给村里供水。村里其实也没得选只能答应了。

村里一共就十几户人,凑不了多少钱,只能按最低成本来打算。水泵的钱没法省,那就从水管上省,村里十几户四散开来,水通到每家钱不够,退而求其次,在岭上挖个水窖存水,大伙都到岭上取水,这样只需要一根从矿上到岭上的水管即可。大伙分为两拨,一拨挖沟铺水管。仿佛又回到了大生产的年代,村里妇孺老幼齐出动,拿着洋镐,镢头,耙子,铁锨,箩头到岭上集合,分配任务。家里领到的任务是,从水窖处开始挖一条约摸50米的沟壕,线路已经撒上了白石灰。沿途经过的庄稼地都是村里的,没有一家反对不让挖,即便再愚昧的人,也晓得水的重要性再怎么说都不为过。为防止冬天把水管冻坏,村长给每家发一根树枝,作为标尺,挖的必须要比树枝深才算过关。约有80公分左右,沟壕宽度没要求,放的下直径5公分粗的水管就行,但挖壕需要双脚站在里面所以宽度要在20公分左右,就这样一家家接下去直到矿上的泵房。

「农村生活纪实」_吃水难_1

一拨挖水窖,先用石灰粉洒出一个直径5米多的圆,就在这个范围里挖。耙子(3个齿,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每个齿长度近20公分)先上,把土耙松;下一拨用锨把土装进萝筐内;第三拨把箩筐抬走倒掉,循环往复,直到深度一米以上,此时就要用到镐了,它可以把圆周凿平整,再用耙子在中间松土,最后把土装在绑着绳子的箩头里提上去。这时四周围了一圈人,看热闹的,比干活的人多。“三蛋,你弄啥哩,这么多人看着,还在磨洋工,不想吃水了吧?”哈哈!看热闹在上面笑骂着。“漏逑能,你行你来!”三蛋涨红了脸!

十来天后,水窖打好了,直径五六米,深七八米左右。在上面盖上淤石板,板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塑料纸,再用土封在上面,只露出一个进水口和一个提水口。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来毕竟是吃的水,露天也不干净。沟壕也挖好了,底部铺着厚厚的麦秸,此时大伙正在铺管。白色的硬塑料水管,从水窖一直延伸到泵房。每三五米站两三个人,一人负责捋直,两人负责填土。从上而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天时间下来,管子全部埋好,只待通水。

「农村生活纪实」_吃水难_1

此时大伙都充满了期待,这么多年下来。吃水难得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小山村,如果这个问题得以解决,对村里具有天大得意义,通水的日子越来越近,大伙都在翘首以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洋镐   镢头   装进   泵房   耙子   水窖   吃水   井底   水管   水泵   村里   宽度   树枝   直径   纪实   煤矿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