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文|樱花谈教育 (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国家正式决定了实施“双减政策”的方案,并且这个方案在落实之后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只不过随着时间线的逐渐拉长,各地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所采取的后续操作却又唤起了为数众多的小学长们深存于内心中的忧虑

比如说双减“校内减负”中的限制中小学生考试规模与次数。

双减限制考试规模,反倒引起家长质疑,“中学生中考分流怎么办?”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部早在很久以前就在推行“中考普职比大致相当”的政策,只不过受限于国家发展情况,一直没有作比较硬性的要求。

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个要求终归也会有实现的一天,其乃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只不过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是以为这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只要在当下配合学校多抓抓孩子的学习问题,将来也不一定会被划分到职高读书。

可随着“双减”政策下发,各地区纷纷限制中小学生的考试规模,一下子就让诸多家长“炸开了锅”:自己一方正准备全力以赴提升孩子成绩,怎么学校反倒先“拉跨”了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毕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考试不仅是一个检测个人学习水平的重要工具,同时还是督促孩子不断前进的“鞭子”,现如今“鞭子”消失,孩子的学习热情将很有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单靠家长自己,明显会出现独木难支的局面,彼时,如何应对残酷的“5:5分流”就会变成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故此,也无怪乎有很多家长在这个“限制中小学生考试规模”的政策出来之后纷纷在网上表示质疑,“不让考试,怎么掌握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后中考5:5分流该怎么办?”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很明显,在“双减政策”打击校外补习机构,又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在校的考试压力之后,这个问题对于家长来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换而言之,限制中小学生考试规模之后,培养学生的重担几乎就全部都压在了老师的身上。

也正是因为突然之间失去了对孩子的学习的“掌控能力”,很多父母才会感到如此焦虑,可殊不知,这种焦虑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必要。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缩减考试规模引起家长焦虑,实质上还是因为过分高估了考试的重要程度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担心限制中小学生考试之后会导致自己的孩子被“强制”划分到职业高中,实质上就是因为早就已经习惯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教育模式,过分高估了考试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可实际上,在很多国外的发达国家,小学都是没有考试的,因为其价值不大,对于小学生而言,考试成绩如何实际上并不重要,能否合群培养出色的社交关系才是重中之重。

想必这也是国家敢于决定限制小学阶段考试的根本原因。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再者,在初中阶段,也并不是完全取消了所有的考试,只不过是取消了单元考和月考。

所以说,家长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对于限制中小学生考试规模的事情太过担心。

毕竟负担总量是不会变的,学生负担减少就意味着老师压力的增大,就算是学校出于提升本身升学率的要求,也不会放松对学生的管教。

双减下发,中小学生考试规模受限,“中考分流”重引家长焦虑

说在最后

说到底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真正重要的考试实际上也只不过有中考和高考两个,其它的全部都可有可无。

作为家长,既然本身对于教育没有什么研究,就只要听从专业人士的安排就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中小学生   焦虑   中考   家长   规模   考试   鞭子   各地区   只不过   负担   政策   孩子   学校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