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一个小男孩出生后一周岁左右的时候,妈妈和爸爸为了生计便早早外出谋生去了,孩子则丢给了奶奶。

奶奶六十岁左右,平常不爱说话,人也比较爱静。这样一位在别人眼中比较“板正”的奶奶,在带娃的时候也够板正。

她每天除了保证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外,很少跟孩子交流。不过孩子小的时候,奶奶还能掌控,可等会爬尤其是孩子会走路后,场面就开始失控了,这位不爱动的奶奶,被迫跟着孩子到处乱窜。一天下来,累得够呛。

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后来,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也为了带孩子更轻松,这位奶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孩子圈到家里,将地毯一铺,玩具一丢,电视一开,就这样,孩子的目光瞬间被电视节目吸引,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机。

电视看一会儿,奶奶就点暂停,孩子很听话,不哭不闹地玩玩具。玩腻了开始哭闹,奶奶就再打开电视。如此往复,孩子自得其乐,奶奶也落得清闲。

闲来无事的奶奶,要么收拾一下家务,要么玩玩手机、听听小曲,唯独很少和孩子交流。只有叫孩子吃饭、询问孩子上厕所或孩子哭闹的时候,奶奶才会开口。

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爸妈从外地工作回来了,却发现已经接近两岁的儿子连基本的“爸爸”“妈妈”都不会叫。不仅如此,孩子还从来不跟小伙伴玩,而是自己跟自己玩。

面对儿子反常的表现,老一辈安慰说“别大惊小怪,贵人语迟罢了”。一开始孩子的爸妈对此深信不疑,也就没及时采取措施。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却依旧不见任何起色,外加同龄孩子的活灵活现,让所有的状况让这对父母着急了。

他们这才赶紧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经过检测和询问,医生给出因为生长环境及其它因素,孩子错过了需要发展的最佳时期,而且还患有自闭症的结论。

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这结论犹如五雷轰顶,炸得夫妻俩抱头痛哭。但哭是没用的,两个人只能面对现实,他们遵从了医生的叮嘱:平常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并按时到医院进行辅助治疗。

一段时间的陪伴和治疗后,听说孩子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但却远远未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准。

而今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依然在家里。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开开心心上学的样子,不禁流下了难过眼泪。

她后悔在年幼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却选择了外出赚钱。结果钱没赚多少,孩子却成了今天的样子。

一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婴儿聊天


由此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孩子聪明,及时、充分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以外,听音乐、读书、讲故事、玩游戏,带孩子外出游玩,多见识,多与外人交流和玩耍,都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方式。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父母们,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长大,就拿出时间、爱心和耐心来好好陪伴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自闭症   小曲   板正   婴儿   奶奶   结论   平常   聪明   爸爸   样子   儿子   父母   玩具   妈妈   孩子   故事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