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的这些症状,很多女性不当回事,去医院看后就知道怕了

月经前的这些症状,很多女性不当回事,去医院看后就知道怕了

#清风计划#系列 #真相来了#

经前期的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抑郁、易激惹和焦虑等情绪症状,以及乳房疼痛、腹胀感、肿胀和头痛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必定在月经来潮时或其后不久就缓解了,导致女性认为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更不会把它当成是疾病的。如果出现烦躁症状的话,美国精神病学会将经前烦躁障碍定位为严重的经前期的综合征,你是这种烦躁类型的吗?鉴于大家对这个健康知识的忽视,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的跟宝妈们说说这个科普。

1、什么叫经前期的综合征?

经前期的综合征,是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反复出现的,躯体和行为症状的疾病,通常开始于月经前4天,持续到月经开始后最初的3-3天,症状每个月平均持续6天。这种综合征通常出现在20岁出头,如果不进行治疗,通常会持续贯穿整个育龄期,而且有些女性在育龄期后期,可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经前期的综合征会降低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经前烦躁障碍的,还会增加自杀意念的产生以及自杀企图的风险,如果出现这样严重的程度,务必精神科就诊。但经前期的综合征,通常在绝经后完全缓解,在妊娠期或任何排卵周期中断时会暂时缓解。

那么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有好多种类型,情感和行为的表现有:易怒的、焦虑的、郁郁寡欢的,或者抑郁,或者食欲增加,活动的兴趣减弱;躯体方面的表现有头痛,头晕、潮热、乳房压痛或肿胀。这些都是开始于月经来潮前数天,持续至月经来潮后数小时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我不知道宝妈您的症状是哪一种呢?大家可以在结尾处留言畅所欲言。

月经前的这些症状,很多女性不当回事,去医院看后就知道怕了

2、如何缓解经前期的综合征?

A、轻微症状

首选,对于经前期症状轻微,未引起痛苦和影响工作生活障碍的女性,我们建议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例如采用规律运动和减压手段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浮肿、易怒、焦虑和失眠。虽然这些干预措施没得到充分研究,但对于有些妈妈们可能会有帮助,有助于缓解经前期的综合征的症状。

其次,有研究发现贞浆果这种流行的草本疗法,对于轻度PMS女性似乎也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贞浆果对于经前期的综合征症状的疗效超过安慰剂,而且贞浆果这种方式耐受性好,这种方式可以让人更容易接受。

另外,缓解上述的症状还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摄入足够的蛋白等营养,少糖,少咖啡因(包括巧克力);还有减少盐的摄取,可以缓解体液储留液潴留,组织肿胀。

PS:目前我们建议不要常规使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包括月见草油、维生素B6、维生素E及钙和镁),因为支持证据质量较低,无一致证据表明其中任何一种比安慰剂更有效,且可能存在危害。因为大剂量维生素B6可能致周围神经病变,钙补充剂可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便秘及可能有心脏疾病风险。

月经前的这些症状,很多女性不当回事,去医院看后就知道怕了

B、严重症状

如果是为了减轻严重疼痛的话,可以使用药物缓解的办法,比如: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缓释制剂,有助于缓解疼痛、异常痉挛引起的疼痛和关节痛。如果是处在避孕阶段的妈妈们,可以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免药(含有屈螺酮成分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可以减轻疼痛、乳房触痛症状等。服用只含有孕酮的避孕药,不会有帮助。如果口服黄体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能对缓解疼痛没有帮助,但是能够减少月经出血。

对了,是药物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副作用,但是服用药物后给身体带来的减轻疼痛的获益作用是远大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的。如果严重的症状,已经出现了抑郁或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对于没有妊娠打算的妈妈们,我们通常会选择舍曲林、西酞普兰、依他普仑或氟西汀开始治疗,因为这些药物的研究广泛,有效性的证据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MSD;UPTODATE

——我是儿科药师梅贰康,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全网粉丝160万+,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普多年,我对药品、育儿和健康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分享和评论。

【版权申明】作者已签约第三方维权平台,有专业律师打理版权,任何抄袭我平台文章的,我们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症状   安慰剂   女性   浆果   育龄   综合征   躯体   乳房   焦虑   维生素   烦躁   不当   抑郁   药物   障碍   疼痛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