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6月27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将第二期回购的股份变更为直接注销减少注册资本!


这份对投资者极其友好的公告一出,立马成为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


格力电器为什么要注销股份呢?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格力员工激励计划


6月18日,格力电器推出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总规模不超过30亿元,激励的员工人数不超过1.2万人,股票数量不超过1.08亿股,股份来源是此前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但是没这份员工持股激励计划一经公布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论,尤其是在股东方面。


这项计划中,员工购买的股票价格为27.68元每股,这个价格相当于当前市场价的一半,相当于直接送钱了!


要知道,此前格力电器回购这1.08亿股,可是花费了60亿元才回购回来的,公司的

这个打半价的收购价格,也使得格力电器的股价在公告发出后暴跌三天!


另外,这份激励计划的业绩目标也是一个争议点:员工持股是有条件的,管理层必须要将公司的业绩搞上去,目标是2021年的净利润比2020年增长10%,2022年的净利润要比2020年增长20%!


但是,众所周知,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格力电器的净利润是大幅下滑的,是2017年以来净利润最低的一年。以2020年的业作为参考点,再次基础上净利润增长10%,投资者对此是不认可的,这个目标显然太低,仅仅是回到2018年的业绩水平而已。


最后,在这份30亿的员工持股计划中,仅董明珠个人就占了8亿元,而按照股价打折卖给员工的话,董明珠相当于直接赚了8个亿,这更是投资者不能接受的!


因此,这份持股计划遭到了来自股东层的极力反对,股价也是应声暴跌,在连跌三天后,股价已经跌去了约10%。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董明珠才终于意识到,这份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投资者的损失是极大的,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么对于公司也只有坏处,因此才将员工持有的股份转为直接注销。


注销这1.08亿股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利好的,因为股份变好了,自然也就更值钱了。因此,6月28日开盘,格力电器就高开涨了三个点,午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盘涨0.82%。


格力电器上市已经有25年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开始实施第一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呢?


这是因为格力电器是国企,一直都是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企业,作为国企要进行员工持股计划是不太容易的,面对的难度远超私企,其中国有资产流失、利益输送等等问题,都是悬在国企头上的难题。


这一次格力得以实施员工持股激励计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格力性质的变更。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2020年2月,高瓴资本从格力集团手中买了格力电器15%的股份,一跃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而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也从18.22%下降到了3.22%,不再控股格力电器。


因此,珠海市国资委一下子成为了公司第三大股东,失去对格力电器的控股权,格力电器更没有实际控制人,董明珠才得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格力的困局


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员工的激励是实实在在的。


格力的总股本约为60亿股,1.08亿股的股票占比1.8%,作为一个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能够拿出1.8%的股票回馈股民,已经十分难得。


董明珠这一举动不仅能够留住员工,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够稳定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信用度,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较大的好处。


这一次股份注销之后,投资者方面、员工方面、管理层方面的争议都将得到缓解,公司员工持股也能继续进行下去,可谓是董明珠在当前局面下做得最出色的一手了!


但是,仅仅依靠员工持股激励的话,格力当前的困局依然很难解决。


格力这些年的发展,不断的遇到各种瓶颈,而董明珠更是在战略上不断刷新认知!


众所周知,董明珠带领的格力,最成功的的莫过于在空调业务上了,格力空调的质量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是第一的,霸占空调市场24年第一的宝座。


但是,空调市场的增量下降,中国整体家电市场的萎缩,也使得董明珠不断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第一个选择的便是手机。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定下“十亿赌约”,与智能手机挂钩进行炒作;2015年,董明珠更是在深圳卫视放话:我要做手机分分钟的事情,肯定超过小米”。


但是,格力手机上市后,消费者一言难尽!


首先开屏就是“暴击”,一张诺大的董明珠照片霸占屏幕,让人质疑格力造手机到底是争夺市场还是宣传董明珠个人。


而格力手机的质量,更是乏善可陈,完全没有任何的卖点,仅仅是将供应商的零件拼凑而成,惨遭失败。


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厮杀成了一片红海,华为、小米、OPPO、VIVO四强并立,早已没有格力参与的机会。


2016年,董明珠又宣布格力要造车,提议收购银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了董事会的集体抗议,因为造车需要的资金无比庞大,格力根本没有如此庞大的资金去造车。董明珠对此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带着王健林等大佬募资30亿入股银隆汽车。


为了筹集这30亿资金,2016年格力没有给股东分红,又引发了管理层与股东层之间的激烈争辩。


但是,银隆新能源汽车的结局却是如股东们所料一样。质量上,银隆公交车的司机直言,跟比亚迪的比差远了,开两年续航掉了一半,有些车甚至一个完整的来回都开不了;2018年,银隆陷入资金链危机,员工工资都难以发放,工厂大面积停产。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比亚迪、蔚来、小鹏、特斯拉四巨头争霸,银隆拿什么和这些巨头比拼呢?


格力这30亿元的投资算是打了水漂了。


2019年,美国大力制裁华为断供芯片之际,董明珠又放话要造芯片,当天股价应声下跌,因为投资者都知道,董小姐说出来了,就真的会拿真金白银去造芯片,还都是公司的钱!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中国人曾经到日本抢购电饭煲,让中国制造业颜面全无,引爆了当时的舆论。董明珠对此也是直言,格力要造电饭煲,而且真的造了出来,并在央视投放了广告。


可是,电饭煲销量如何了并没有什么数据,更没有进展;至于造芯片,华为拼搏了二十多年都没有造出来,中芯国际更是被卡在光刻机上,格力拿什么造呢?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从2010年至今十年来,董明珠早已预料到了空调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增长乏力,所以做出了许多努力。


造手机、造新能源汽车、造芯片、造电饭煲等等,热点是什么董明珠就去做什么。遗憾的是,这些所有的努力,全都失败了!


2020年,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格力空调业务营收1178亿元,下降了15%;美的空调业务营收1212亿元,增长了1.34%,就连长期第一的空调业务,也正式被美的超越!


唯一还有优势的,便是净利润。格力净利润224亿元,美的为172亿元,格力仍然保持净利润领先。


这次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后,格力很可能又要开始新的跨行制造了,至于造什么,那就得看董小姐对什么制造业更感兴趣了!


董明珠出奇招,格力躲过一劫


网友评论一针见血:董明珠在管理上、执行力上是十分优秀的,但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却未必有相应的战略眼光。

作者 | 宋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华为   电饭煲   净利润   股价   股东   奇招   投资者   芯片   员工   空调   电器   业务   股份   计划   手机   公司   董明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