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违背自然规律,却在人类社会得到广泛接受?

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的家庭制度。几乎世界各地主要的民族和国家,都采取一夫一妻制家庭制度。虽然,一夫一妻制在部分国家显得不那么纯粹,男性可以拥有多名配偶,可是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妻子的女性永远只能是一人。这与我国古代的一夫妻多妾制有些相似。那么如此广泛的家庭方式,是人类本能的选择,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形成的呢?不搞清楚这件事,就不能对我们家庭制度一夫一妻的内在含义有一个确切的理解。

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违背自然规律,却在人类社会得到广泛接受?

一、一夫一妻制不符合自然规律

人类关于美好姻缘有着许多梦想。其中有许多动物被认为是相亲相爱的代表。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发现自然界里动物的配偶并不固定。多数动物寻找配偶,主要是在生殖季节出于本能寻找。而完成繁殖后就会各奔东西。不过,也有的生物会留在一起,因为仅凭雌兽难以单独抚育幼崽。将幼崽成长后,还是会各自离开。等到第二年,几乎原有的配偶不会再次复合。它们会寻找新的伴侣。

那些传说中的彼此忠贞,相互间的不舍不离,其实都是不存在的。除了人类,在世界几乎没有固定配偶的生物。即使存在一些固定伴侣的情况,也只是一段时间内的假象而已。动物伴侣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不能分离的理由。只要条件满足,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不会产生人类伴侣间的那种情感关系。可以说人类的一夫一妻家庭关系,并不符合自然规律,更多的是人类社会属性的需要。

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违背自然规律,却在人类社会得到广泛接受?

二、一夫一妻制家庭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需要

人类仅拥有唯一的配偶,这并不符合人类本性。人类不会因为自己有了一个稳定的配偶,而放弃对其他异性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因为社会压力而只停留在心中,也可能因为害怕道德的谴责不敢公开追求其他异性,还有可能根本就把这种内心的渴望直接公开出来。不论如何,人类对于配偶的追求,从来不会因为已经拥有一个,就停止住欲望。从内心,从自然欲望角度,一夫一妻制从来就不符合人类本身的内心期望。

虽然与人类的内心期望不相符,但人类社会还是选择了一夫一妻制。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区,一夫一妻制都是人类家庭的主流。这主要还是因为人类社会属性的需要。人家的家庭单位,并非单纯为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是需要其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一个简单的家庭形式,就把人类固定在不同的社会单位-家庭当中。人们在家庭这个单位中,承担社会义务,享受社会利益。

具备社会属性的社会组织单位家庭,赋予了家庭成员太多的社会义务。虽然人类有着追寻不同配偶的期望,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毕竟还是有限。过多的配偶,意味着子女众多,意味着责任众多,意味着资源分配必须公平合理。这实际上几乎是无法做到的。即使财产丰厚,分配仍然不可能让所有配偶都满意。人类虽然有着追寻更多配偶的愿望,但对于自己的配偶却希望完全拥有支配,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分享。这种矛盾性质,决定了人类社会稳定家庭结构只能是一夫一妻制。

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违背自然规律,却在人类社会得到广泛接受?

三、当今时代,一夫一妻制家庭结构正面临着重大危机

现代社会,个人可以支配的资源越来越多,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家庭越来越成为个人发展的束缚。离婚率正在逐年升高,人们不再把家庭的重要性放在生活的首位。即使不通过家庭这一形式,人们仍有办法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家庭制度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夫一妻家庭制度的稳定性在于义务负担过重,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当义务不再成为重大负担时,家庭成员对家庭的需要不再强烈,那么家庭的另一功能也就是情感的支撑需要就显得更加重要。家庭不再代表着义务,还代表着对家庭成员的情感归巢。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让家庭制度正在进行对应改变。一夫一妻制未来仍然会是社会主流。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其稳定性对于社会至关重要。可是一夫一妻制的含义正在发生变化。家庭制度是社会基本制度,它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进行相应变化。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对于自己的家庭的把握,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再因循守旧,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只有让自己的家庭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才能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自然规律   配偶   伴侣   属性   义务   内心   欲望   人类   动物   单位   代表   制度   家庭   情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