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情况1:宝宝吵着说怕黑

家长可以给孩子安装个小夜灯,把亮度调整到让孩子适应。当然妈妈也可以在床边给孩子放个小灯,告诉他按下就可以把灯打开了,房间就亮了。

情况2:床下有虫子、怪兽,晚上会咬人

美版知乎上有人提问“孩子害怕床底下的怪物怎么办?”一条高赞答案很幽默,“把床腿锯了。”

现实生活中,倒也不必睡一张床就锯一张床,这太夸张也太费钱了。完全可以这样做:睡觉前带着孩子一起把床底、衣橱、窗帘后面检查一遍,确保房间没有怪兽,让孩子亲眼看到感受到他是足够安全的就可以了。

也可以给孩子多备一个喷雾瓶,让孩子在害怕的时候,可以通过喷喷雾来驱走他脑海中正在想象的怪物,用喷雾转移、缓解内心的不安,这也是一个很实用的办法。

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情况3:害怕雷声、烟花炮竹声

让宝宝知道这个是自然现象,第一次帮着他捂住耳朵,然后再第二次、第三次....逐渐把手松开些,让宝宝听到一些声音,慢慢就会适应了。

大人们也可以在雷雨天气时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比如一家人一起玩游戏、唱歌跳舞、摆积木、读绘本等等,让孩子对打雷的害怕转为玩游戏、看绘本等的快乐。

那么,下次再听到雷声、炮竹声时,孩子就容易联想到全家人陪自己的开心场景,就不会恐惧害怕了。

其实心理学有称过这类方法叫“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在放松状态下适应害怕的场景,从而达到治愈害怕心理的目的。这个方法对大人消除恐惧心理也同样适用。

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情况4:不敢一个人睡觉,害怕做噩梦

睡前尽量给孩子读些快乐开心的故事,如果她做噩梦了,没关系,及时的安抚她,告诉她梦是假的,或者给噩梦编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样也会减少宝宝的恐惧感。

情况5:不想和爸爸妈妈分开

分散他的注意力,可以在她玩积木或者娃娃的时候,和她说妈妈要出去一下,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不要悄悄离开,也不要离开后在折返回来。

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情况6:惧怕医生护士,看到针就哭

家长这时可以尝试分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妨讲讲他喜欢听的故事,给他玩喜欢的玩具,或者给他吃喜欢的食物。这样做可以分散孩子对恐惧对象的注意力,从而让他逐渐适应恐惧对象,消除恐惧心理。

我们也不妨告诉他,妈妈打预防针时也害怕哭得很厉害,给他一种“原来妈妈也有害怕的时候啊!” 的认知,孩子更容易被打动,和妈妈形成“统一战线”,都受过预防针的疼痛,彼此更理解。

这样你再说“忍一忍,我们马上就好了”,远比一开始站在“第三人”角度说要管用很多。和孩子良好地共情,不但有助于安抚情绪,更有助于增加信心和今后的引导哦。

孩子总是容易受到惊吓,对“症”下药,帮孩子消除恐惧!

所以,当孩子说害怕或者表现出害怕时,我们不应该以我们成人的视角告诉他:根本不存在怪物,都是你乱想的。

而是尽可能站在孩子的位置,找到共情点,第一时间选择相信他,然后鼓励引导他把“怪物”或者“事物”形容出来,和孩子聊聊天,一定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试着去读懂孩子恐惧的内因,耐心陪他,给他充足的安全感,有爱陪伴的童年,才不会相信有“鬼”,才不会有各种恐惧心理!

#哆咖医生超能团##聪明孩子养成记##头条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恐惧   孩子   炮竹   预防针   积木   雷声   噩梦   注意力   分散   怪物   害怕   妈妈   情况   宝宝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