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TTM:孩子昨天回家说,老师给期中成绩好的同学特权,可以找比自己成绩差的人换座位,她说她挺气愤,有成绩好人不好的,老师装看不见还好他们班就一个人用特权换了学校也是小社会
AXA:说我们的孩子认知有问题,那么学校老师的这种做法又是什么
AX: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幼儿园还让读书打卡的,朋友圈里全是打卡的内容,要刷屏了,孩子还那么小,幼儿园的要求不是在制造焦虑吗?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打卡,孩子倒是没提这事,但打够卡有礼物,不知道到时候这个礼物会不会被强化
XK:上课睡觉被老师批评了
AX:老师是不清楚孩子的情况吗
TTM:我孩子学校家长已经疯了,初二冲到学校要求全部按初三的强度管理,半年下来,初二已经疲惫不堪,到初三跑不动了
AX:学校有学校的进度,家长这是要做什么
TTM:家长让校长下课校长这学期一看不对头,组织了很多活动丰富课余,也尽力了
AX:搞得校长都有心无力,疯狂的家长们 @XK 是不是还是应该跟老师沟通沟通,老师不能再给孩子施压,孩子挺不住压力,会连走都走不动了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XK:她能到学校已经很好了可能老师没有办法理解这个病,那么优秀的成绩进去,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AX:孩子已经自己跟自己很较劲了,现在要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孩子才能走得更稳
TTM:很多人都是高三理科学不懂,文科积累不够,就上考场了这个老师自己当年清华吗
AX:应该把老师们都拉到这群里来看看情况把校长拉来就行,校长去管理老师教育领导们拉进来
ZQY:是家长疯了,还是整个教育都疯了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TTM:社会问题吧,大家都很焦虑我试着和班主任沟通,能不能课间尽量少拖堂,让孩子活动一下,根本没结果孩子同学太累了上课就睡觉这样人是要有情绪的
AXA:以前物质条件匮乏,我们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有个好工作,高收入,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都不错,什么都不愁,也没有吃过生活的苦,跟他们说靠读书改变命运,他们没有感觉,这些孩子精神食粮是匮乏的,所以出现问题
不能用以前旧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
所以,教育是有问题的
外面的教育机构贩卖焦虑,家长只能逼孩子各种补课学校学,课外补学生没有活动时间,严重睡眠不足
我们休学之前的那段时间,作业多到吐,孩子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好不容易熬到双休日,还要奔波课外班,没有时间补觉
..................................................科学告诉家长: 当不良情绪控制了大脑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长期焦虑影响睡眠,而缺乏睡眠则会让人变得悲观沮丧。


研究发现,相比正常睡眠(一天 7 到 9 小时,平均 8 小时)的人,睡眠被剥夺的人在单词识别记忆中表现出 40% 的衰退。更是人吃惊的是,被剥夺睡眠后,受试者对积极性的单词和中性单词的记忆能力衰退了 50% ,而对消极单词的记忆只衰退的 20% 。这意味着,缺乏睡眠时,你对自己生活会产生有偏差的记忆,并且非常有可能是沮丧的记忆。


焦虑会导致敌意。不仅如此,焦虑还会导致睡眠缺乏的问题,进而令人出现悲观倾向。而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人就会变得更加悲观和忧虑。这也是为什么长期焦虑,还有可能会引起抑郁的原因了。


我们都知道在放松状态下,记忆到的知识会更加稳固和长效。


放松学习时,我们会使用海马体处理信息,策略简单,效果长久。而焦虑状态下(比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学习会用到纹状体,策略复杂并处于潜意识层面。这种复杂策略在短时间内直觉地把知识结合起来并行分析,虽然效率高,却不能长久保持。


此外,以往以为大脑在出生之后神经元就只会减少,不会再增长。现在科学家发现哺乳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嗅球是终身都会继续产生新的神经元的。而在 2014 年《细胞》杂志发表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纹状体在成年后也会继续分化产生新的神经元。长期焦虑会影响神经元的生长,使人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下降。


认知偏差,累积不良情绪,引起很轻微躯体症状,这一阶段心理干预,引导正确面对即可较快恢复;负性继续累积,在精神交互作用下不断强化,躯体症状加重,产生神经递质分泌失衡,躯体症状加重情绪波动加大。神经递质失衡加大,神经分泌功能与症状相互影响病程,症状轻重程度!


具体位置:海马体(单抑郁),杏仁核,前额叶(双相含前三)有生物电压过高异常!此处为情绪功能区!


此时药物调整递质,症状减轻,促使神经功能慢慢恢复,症状减轻,人才比较舒服,能逐渐静下耒,接受外力影响改善提升认知!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这时咨询师介入才可起作用!


当然咨询不像药物那样,立竿见影,是个缓慢渗透的过程!能提高10% ,就像20%努力!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改善! 不能完全靠药,药只能是四分,家庭陪伴占六分!


为啥是家庭陪伴占六分? 认知是根本,方向对的,可是大人认知不对,总是在说理,大家一定要记着: 没一个人喜欢总是叨叨道理的人!

还是认知!

大人认知对了,孩子基本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执行过程! 由家庭教育,家庭站位,等家庭新常态化下互动模式,提高全家认知,增强体质,放下完美的过程

家长如何应对内卷

............................................................................................................................................所以家长们要注意正确的对待方法:
AX:大人们面对危机事件时,从初心到行动对孩子的接纳: 孩子的问题,大人都有一定的责任; 对错重要,但陪孩子从经历中成长,更重要;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绝对正确的审判台上,在矛盾扩大化中,把孩子推向绝望的中央;每场危机,都是孩子成长的礼物,引领我们在行动和思考中,怎么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咱们统一称为家庭陪伴

更多文章搜索公众号:蜗牛家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纹状体   家长   神经元   焦虑   认知   单词   症状   睡眠   校长   成绩   记忆   老师   孩子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