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过度担心孩子是在害孩子


昨天,我的一个闺蜜在给孩子打电话的时候恰巧被我听到。

闺蜜的孩子是男孩刚上三年级,平时非常活泼,喜欢运动打篮球。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老师给出了孩子22个延时课兴趣班的选择方案。于是,孩子和家长的“战斗”由此开始。

孩子想要报报篮球班,闺蜜电话中大声呵斥了孩子进行了阻止,建议他报口才班。孩子生气的说,才不要报口才, 就喜欢篮球。而闺蜜举出了孩子的亲舅舅因为打篮球胳膊摔骨折的例子,总算动摇了他。

接下来,孩子说不行就报乒乓球,闺蜜说不行报画画。孩子又生气了,说他不喜欢;闺蜜便说毛笔书法也行……正在胶着,老师又发来了短信,建议孩子报围棋,说是对逻辑思维很有锻炼。

闺蜜又给孩子打通电话,把老师的建议告诉了他。然而,孩子又坚决表示在乒乓球和歌唱团中选择一个。闺蜜对歌唱团坚决否决,并且说,歌唱团是一群人在唱歌,不是一个人唱;而乒乓球也不行,因为他的身高刚超过球台,她认为孩子打不出成果,再不然让孩子报戏曲。

这时候孩子已经非常生气,在电话里大喊大叫“我不报了,什么都不报了!”使劲挂断了电话。

因为报班问题,两人已经交流了40分钟,结果不欢而散。

看着闺蜜无可奈何的样子,我终于忍不住问:“你就不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吗?”

她非常担忧地说:“他平时就过于活泼,我只是想让他报一个能让他安静的兴趣班。老师再一建议,我更加没有了主意。”

“即使你让他报一个他不喜欢的兴趣班,他又能坚持认真学习吗?”我反问,“不论学习什么,有兴趣才能学进去。才能有所裨益。大人不也是这样吗?你强迫他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他当然生气了。”

我接着说:“老师的建议能不能听,当然可以做为参考。但是,老师所负责的是全班学生兴趣的划分,她考虑的是总体,而不是个体。打个比如说,篮球班人员报满,而围棋班没人报名,她就要考虑均衡问题。所以关键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你孩子自己。”

“更何况,我看你家孩子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他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爱学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再分析:“每遇到一件事件,你都要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干涉他的选择,凡事拧着来。一来破坏你们之间的感情;二来,他会逐渐变成拧巴的性格,也会因考虑到你而变得犹豫不决。”

闺蜜听了我的一席话,想了一会儿,终于想通了。告诉孩子他可以自己选择,无论选择什么兴趣班,她将会全力预以支持。

我们永远不能预判出孩子的人生和职业。却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建议。过度的担心孩子,只会给孩子招致灾祸。家长的纠结、焦虑会通过一件件小事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他的人生。


茉嗟呀:一个爱看电影、听音乐、画画、旅行的宝妈。网络爬格子,生活爱躺平;红尘中打滚,风雨里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爬格子   孩子   儿童教育   口才   围棋   乒乓球   活泼   生气   平时   担心   家长   兴趣   篮球   老师   建议   电话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