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绘本解读-6岁+,人际交往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绘本解读-6岁+,人际交往

推荐语

  1. 轻松幽默的故事内容引导孩子学会遵守秩序和规则。
  2. 饱含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 启发父母思考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

分类关健词

6岁+,人际交往

故事简介

尼尔森是学校里最文雅的老师,她温柔得像一块随时能融化的甜奶油,可是学生们都不买她的账,疯天倒地。终于,一个阴森森的代课老师来了,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巫,说一不二,布置很多作业,于是孩子们上天入地地寻找起了尼尔森老师.....

绘本解读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属于社会交往领域绘本,特别适合与六岁的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读这本绘本,欣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思考老师与学生的微妙关系,探讨成人与孩子的相处。尼尔森老师声音甜美性格温和,但他教的207教室的孩子们却在课堂上闹得不可开交,即使在他讲故事时孩子们也胡闹一气。看着孩子们的行为,尼尔森老师认为一定要想点办法。于是第二天早上嗓音粗哑、态度刻薄的斯旺普老师代替尼尔森老师来到了207教室,这位代课老师说一不二,是个真正的女巫。高压之下,孩子们开始寻找尼尔森老师,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我们该怎么讲读呢?

故事中,尼尔森老师与斯旺普老师言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讲读故事时用温柔甜美的声音说出尼尔森老师,而斯旺普老师说话时压低嗓音让声音变粗,提高声调,表现出他的严厉刻薄由此,由此塑造两个对待学生态度迥异的老师的形象,同时用夸张的语气叙述孩子们在尼尔森老师与斯旺普老师面前大相径庭的行为,比如他们扭来扭去,挤眉弄眼。他们从没有像这样努力学习过。用这种讲读方式衬托出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和小心翼翼,形成更强烈的情节冲突。在图画部分作者为尼尔森老师设计了黄色的头发,粉色的裙子和鞋子,就连脸蛋儿也是粉色的。斯旺普老师则是浓烈的黑色。故事的前半部分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人物的背景色是黑色或者灰色。当尼尔森老师回归后孩子们身后都是粉色。故事结尾处,尼尔森老师衣橱中挂着的黑色连衣裙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故事讲读之后可以和孩子展开讨论尼尔森老师为什么不见了?警探为什么又在寻找斯旺普老师?

亲子共读指南

  1. 通过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如何自觉遵守规矩并学会与人相处。
  2. 通过不同的语气使两个老师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3. 引导孩子注意到画面色调的变化。
  4. 读完故事,和孩子针对情节进行讨论。

趣味问答

  1. 为什么尼尔森老师不见了?
  2. 尼尔森老师去哪了呢?
  3. 你更喜欢尼尔森老师还是斯旺普老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尼尔森   老师   啼笑皆非   人际交往   刻薄   女巫   嗓音   想象力   亲子   粉色   鲜明   黑色   声音   孩子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