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米粒,今年30岁,武夷山人,目前在蚌埠从事纹身师的工作。自打18岁开始了一场“叛逆旅行”,我的人生注定会与众不同。之后的12年间,我从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到一名有理想的纹身师,经历了人生最疯狂的成长和沉淀。米粒丨口述,文东丨记录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绘画是我们家的祖传手艺,爷爷曾是村里的遗像画师,在他的影响下,我和父亲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国画。由于父母是金融从业者,所以报考大学时我选择了金融,但绘画一直作为我的业余爱好,直到后来从事纹身工作,才正式派上用场。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18岁那年暑假因和父亲怄气,我独自从武夷山跑去了北京。也在那时,我的人生方向被悄悄改变。到了北京以后,我才发现,没有了家庭的束缚真的很开心,就如同一只刚被放飞的小鸟,自由的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间。也在那时,埋下了我做纹身师的种子。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在京期间,我偶遇了一个同龄的小姑娘,她也是第一次去北京。分别时,在她的提议下,我们在彼此的肩膀上纹了一个小翅膀,用以纪念我们的“第一次飞行”。被放飞的感觉虽好,可也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回去以后,爸爸发现我长大了,慢慢地,在他和母亲的支持下,我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这是2016年11月30日我在阿尔卑斯的留影。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父母说,女孩子见识广,有自己的思想,比三从四德、知书达理重要的多。就这样,大学毕业后,我一边工作一边旅行了好几年。每个人对旅行的意义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对我而言,旅行就像是去世界各地收集故事,再用照片记录下来,变成自己专属的特殊回忆。图为2015年11月我在西伯利亚的留影。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云南到成都,从坦桑尼亚到墨西哥......这些年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旅行带给了我什么?这个问题认真回答起来,可能三天三夜也聊不完。但旅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成长”了。在旅行的广阔天地里,我学会了不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而对世界好奇和探索的活力,也正是我保持成长的重要支撑。这是2014年我在塞班岛游泳的照片。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在了解世界的成长旅程里,我的“世界观”仿佛被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以前觉得伊朗人都比较保守,却在那里遇到了浪漫的诗人,哪怕喝着0度无酒精啤酒也能一起嗨。听说不丹是世界最幸福的国家,去了才知道不是因为物质富足,而是因为信仰,生活得简单朴实。到了印度才发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危险,单身女子保护好自己一样可以玩得开心又安全。这是2015年在印度街头遇见的一个舞蛇男孩。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我在沙漠露营过三次:一次骑着骆驼进了印度西部,没有帐篷,整夜睁着眼,感受到斗转星移;另一次在伊朗,沙漠驿站的主人是一个漂亮的波斯美女,她梦想去南半球看一眼南十字星;图中这次是2014年3月23日到了埃及的白沙漠,帐篷内像个万花筒,虽没有骆驼,但有沙漠狐狸陪我看星空。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旅行的意义还有很多很多,不仅能了解当地人的人文文化、生活习性,还能感受不同的生活气息、沟通很多人的思想。这是2015年4月9日,我在亚美尼亚的公路上遇到的一群修建十字架的工人,在这个在诺亚方舟“停靠”的国度里,能够让人感受到信仰带给他们的力量。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我还去过新加坡、葡萄牙的波尔图、东京,以及国内的西藏、南疆等地。在不同的地方,我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这是2014年8月5日我在青海卡盐湖的留影,那里有着“天空之镜”的美誉,胜过玻利维亚。旅行中,很多时候我会选择偏一点、贫一点的地方,因为那里更能让我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味道。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为了体验不一样的旅行方式,我还骑过摩托畅游丽江和大理。后来因为滑倒,将脸摔破,腿也骨折了,才不得已结束了摩旅生活。虽然旅行路上有许多无法言说的辛苦,但它一直带给我成长和活力,时刻更新我的世界观,学会通过更多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是2017年8月,我在去大理的路上拍下的照片。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这些年,在路上遇到的许多事,都在提醒着我:成长的检验,是可以用脚步的距离来丈量的。身处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一天都在激励着我出发的活力。成长,是在路上探索世界的广阔,勇敢探索背后的无穷力量。让活力满满,闯前路漫漫。这张照片是2015年秋拍摄于西伯利亚的一处铁道上。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也正因为旅行收获满满,才让我永远记住了18岁独自北上的那个起点,而身上的小翅膀恰是最好的记忆。为了留住永远的记忆,渐渐地,我爱上了纹身,用身上的皮肤去记录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故事。纹身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由于鱼龙混杂,常常遭到偏见和误解。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纹身是世界上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早在远古时代,许多部落就将图腾纹在身上,有着崇高的意义和价值。可随着发展,尤其是近代,受到古惑仔的影响,导致人们对纹身有了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而我想做的就是去伪存真,还原纹身原有的正能量价值。这是2018年我与一位7旬日本纹身爱好者的合影。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2015年初,我放弃了“操盘手”的工作,开始去杭州全身心的学习纹身。离开紧张的金融行业和遥遥无期的旅途,我最想获得的就是心态平和,要回到这个根源上来,就得去挖掘自己最爱的行为方式。当意识到纹身就是自己的未来时,我更加坚定的走上了这条路。图为在杭工作时的我。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每一个纹身后面都是一个故事,它让我更充分地体验了人生,也丰富了我的青春。在选择从事纹身师工作的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要把纹身当作文化来传播,而不是商业来经营,即使失败,也不要把失败后的胆怯归罪于他人的不理解,因为这正是我自己在为未来更圆满的人生打基础。图为2017年5月我在福建展会上获得的优秀纹身师奖。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绘画是纹身的基础课程,相当漫长,先要学习素描、了解光线,然后再学以致用,分析生活中可以画的东西,有点像数学公式。好在我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学起来并不困难。待绘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先用仿人皮的稿纸练习。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学习期满后,也很少有人直接在皮肤上打草稿的,一般都是画好了或在网上找好了图再转印到人的皮肤上。这是一个比较死板的办法,但是百分之80都是这样的,毕竟中国有原创绘画,功底扎实,又了解人体结构的纹身师不多。这是在杭期间练习绘画的我。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在杭州学习一年后,我顺利毕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从第一个顾客开始,我就坚持原创,出最好的作品,给人带去永远的记忆。因为在皮肤上做画不同于稿纸,错了还可以修改,所以每一个作品都需要与顾客反复探讨与确认,以达到他们心中最理想的结果。这是工作中的我。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除了坚持原创设计以外,我还尽力帮这个圈里人做坏了的纹身进行修改,同时也为未成年人免费清洗纹身。从事纹身师的工作,完全出于喜欢,所以我很心疼也很遗憾许多人因为生活而放弃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热爱旅行到成为一名纹身师,对我来说,是一次人生观的改变。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纹身这个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我国始终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原因有很多,毕竟它是一种另类艺术。在我从业的这三四年里,也去参加过一些业内的活动,和大师们进行更专业的交流。这是2018年我参加江南国际纹身周与同行们的留影。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基于对纹身的爱好和理解,我深知每个顾客对图案最终在皮肤上呈现效果的期待。虽然,我热爱并刻苦学习,但在天资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好在遇到了李翱成,弥补了我的不足。李翱成是蚌埠本地人,自幼学习绘画,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我对纹身有着同样的理解。图为工作中的李翱成。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李翱成说,优秀的纹身师是皮肤上的摆渡者。因为干我们这个职业,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所想呈现的图案都不同。与他们交流想法的过程,就是一场心灵探索。纹身师只有做到与顾客的想法高度切合,才能将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皮肤上。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2019年春天,我和李翱成一起来到蚌埠,成立了这间工作室。我看中李翱成的是他的本真,一种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我想尽自己所能,让他不被这个节奏快又现实的社会腐化,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他的才华一去而空。他的目标是成为行内的顶尖大师,而我更加偏向于享受纹身画画的过程。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说实话,做我们这个职业生存特别艰难。不仅很累,不被外人理解,常常还入不敷出,唯一支持我们的就是对艺术追求的力量。做纹身不仅要讲究图形设计,还要讲究图案与身体部位结合的美感,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在工作中,与顾客交流的时间常常是实操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图案设计好以后,还要在人体皮肤上手工画出来,给顾客一个直观的展现,定稿后才会动针。从热爱旅行到恋上纹身,我经历了从活泼到安静的过程,而这种方式更让我喜欢。我和李翱成一样,都不想变得很现实,我们俩都想保持着心底的那份情怀。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可能我们只是提早回归了人的本质,想要追求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现在,我在收入稳定的时候,还是有定期出去旅行的习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只是当下相较以前更喜欢安静了。人到30,能看到“一半”的人生百态,我很知足。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现在我除了工作就是画画,生活很简单。简单没什么不好,或许“简单”两个字听起来真的很简单,但是得经历多少才能回归简单呢?没有车的时候,总想着宝马、宾利,拥有之后,你就会发现虚荣毫无用处,10万以内的代步车也一样可以有暖气。当然,这种想法或许仅限于我们这种不需要去撑场面的小工作者。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在合适的年龄,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做好做精,我真的很开心。去除过度商业化,留下情怀,我想这样的事业,值得我一生追求。我是“另类艺术”从业者米粒,抛开偏见和误解,或许你会重新认识我的职业。如果你也有故事,不妨像我一样说出来,去鼓励更多前行的人。

我性情奔放,追逐自由,30岁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另类”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西伯利亚   蚌埠   大理   米粒   奔放   纹身   常人   性情   沙漠   图案   顾客   皮肤   另类   简单   旅行   自由   人生   艺术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