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王蕾,今年35岁,安徽蚌埠人。4年前,我还是一名人民教师,现在却成了一项传统手艺的非遗传承人。起初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去继承一个即将消失的小买卖呢?然而,我用了3年时间,却把这门手艺从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说起这些,还得从我小时候讲起。口述丨王蕾 记录丨文东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1985年,我出生在蚌埠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里,是家中的独女。父亲在建筑公司上班,母亲做生意,爷爷奶奶都是教师,所以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注重对我情感和自立能力的培养,爷爷奶奶则偏重于传统思想。图为我2岁时与父亲的合影。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小时候,我是琴棋书画样样都学,因为乖巧,又备受家人宠爱,养成了我自信和独立的做事风格。从有记忆开始,我就从来没为钱发过愁。但我并不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不爱消费父母。所以,读小学时,我就做起了生意。图为我八岁时,与父母的合影,那时候正在读二年级。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我外公祖辈几代都靠卖梨膏糖为生,他的那句“卖梨膏糖嘞”成为了老蚌埠人记忆里的一部分。由于是纯属手工制作,产出有限,每天都会脱销,所以有些孩子想吃却买不到。那时候,我就想着,为何不拿到学校里去卖呢。结果一元钱一块,在同学们之间很畅销。图为几年前外公还在路边摆摊时的照片。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让我有种满足感,那种感觉是独立的喜悦,而不是获得金钱的成就。所以从小我就对梨膏糖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仅让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体验到了小小的“成功”,也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地快乐。然而,等到我上初中以后,小伙伴们有了更多的零食选择,渐渐地我也不再卖梨膏糖了,外公的生意也大不如从前。图为我读初一时的照片。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因为到了2000年前后,市场上的原材料假的越来越多,买不到真货,看着成色不错,可熬制出来的糖却变了味道。外公是个正直的手艺人,宁可不出摊,也不愿将就,所以,他熬制的梨膏糖变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渐渐地开始被人们淡忘。这是我2000年时的照片。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15岁初中毕业,在爷爷奶奶的要求下,我报考了3+2制师范,他们说女孩子当教师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从那以后的十多年里,我都没有把梨膏糖再放到心上,因为城市发展太快,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对路边摊已经失去了热情。师范5年期间,我倒卖过小龙虾,也开过大头贴店,最好时一个月可以挣好几千。图为我读师范期间的留影。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2005年师范毕业以后,我到市里一家小学上班,轻松快乐地过了两年多。这是我毕业时的证件照。2008年,一家企业招人,我成功应聘为店面经理。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工作,又做了3年的经理人,事业一帆风顺。就在大家以为我会在行内继续拼搏时,2011年我再次辞职考上了市里一所较好的学校,过上了相夫教子、教书育人的安逸生活。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直到2014年我被安排去农村偏远学校支教,看到那里的学生们,才让我从新正视起了外公的老手艺。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当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每天为能吃上方便面而欢天喜地时,才让我意识到梨膏糖存在的价值,那不恰是我们几代人的味蕾记忆吗?图为我支教时学校安排的住处。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2015年,外公因觉得自己年岁已高,想让舅舅和我父亲继承,而他们却没人愿意。当时我就想,如果外公哪天不在了,这门手艺也将随之消失。老手艺的失传,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市场,从业者无法生存,而导致的。于是我开始思考,能否有一种新的模式让梨膏糖再次走入寻常百姓呢?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带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在业余时间跟着外公学习。从选料到熬制、切块,一点一点的学起。本以为很简单,可事实上却很难,连饭都做不好的我,手无数被铁锅烫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慢慢地开始熟练,最终达到了外公满意的程度。可是光会熬糖还不行,还得学会选料。图为我在熬糖。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梨膏糖的原材料是由雪梨、冰糖和十几味中草药组成,若选不好,再熟练的熬制技术,最终出来的成品也上不了档次。所以选料成为了熬制梨膏糖的关键一步,不仅要靠眼力还得靠经验。为此,我多次前往雪梨和中草药的原产地,寻求最高品质的货源。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有了原材料的保障,我们熬制的梨膏糖,就能保证一定产量。在学习手艺的同时,我还潜心研究起梨膏糖的造型和包装。以前外公的梨膏糖全是这种大小不一手工切出来的方块状,没有包装,卖相很不好看。于是我就琢磨着设计出一些卡通造型,好看的包装,或许能够打开市场。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说干就干,我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去定制模具和包装。当一切有了眉目以后,我又发现人们早已爱上了去商店购买东西,对路边摊有了些许偏见,如果开家店铺会不会好一些呢?2016年,我感觉时机成熟,便辞了工作,开了家门店,专心做起了梨膏糖。图为顾客在我门店里选购。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说我是瞎折腾,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竟干起了这么一份不起眼的小买卖。可我当时想的并不是赚钱,而是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仅了了外公的心愿,也留下了许多蚌埠人的味蕾记忆。图为我在店铺里现场制作梨膏糖。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就这样,门店在我用心经营下,一步步走上正轨,生意越来越好。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尝一尝当年的味道。2017年,我的生意开始走向“阳光大道”,不仅获得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注册了自己的梨膏糖品牌,还陆续获得了“地方特产”、“名优产品”,以及省内的多次食品大赛的金银铜奖。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当然,这里面离不了父母和我老公的支持。起初他们以为我只会瞎胡闹,反正家里也不指望我赚钱,就“随她去吧”。没曾想,竟给这门老手艺带来了新的机会。到了2019年,我已经在全市开起了多家连锁门店,并教会了一帮徒弟。图为我与老公在店铺里。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有人问我,经营的窍门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到,就是一份匠心。比如这挑选原糖上,我只选择老冰糖,而且下锅之前都要经过手工筛选,生怕有一颗渣滓会坏了整锅糖的口感。每一板糖,我都把它看成是艺术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呵护。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去年有人想买我的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被我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公式,无论是火候,还是熬制时间,以及出锅速度,都没有可套用的数据。空气的温暖、湿度和气压等等都会对梨膏糖造成影响,所以只有手工制作,才能保障最终的成品质量。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梨膏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点心,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能传到今天着实不易。虽说在我国多地广泛存在,可还能保留原味的已经不多。所以,我的未来的目标就是传承,并尽可能地把它做大,让亿万中国人都能尝到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图为我在店铺里工作的场景。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以上是非遗人王蕾的故事,4年前,她带着一种情怀,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走上了一条创业路。靠着一份匠心,把原本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发扬光大。这种执着和热爱,值得众多濒危行业学习。我是文东,一个热衷于纪实影像的撰稿人,如果你也有故事,不妨告诉我,你说我写,分享给更多人。

我用了3年,靠着一颗匠心,把路边摊做成了连锁门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匠心   蚌埠   梨膏   路边   选料   小买卖   味蕾   外公   手艺   原材料   师范   店铺   生意   父母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