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大妈吵架的形态为何如此滑稽?为什么人能变成这种样子?

为什么可以认定这是“怪异的举止”?

这只是“罕见的举止”。而且这种罕见只是因为这种情境比较罕见——尤其是对于观察者自身的阶层而言比较罕见。

要定性为“怪异”,得要把各种不同的人放到同一个情境里去看反应,然后拿来和这个反应比较,有很大样本量的显著差异,才能定位这个为“异常”。

否则完全也可以定义迪斯尼的员工为“异常”——平时你在生活中难道会见到谁用白雪公主腔说话吗?

只是因为你把自己代入到迪斯尼员工的角色里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也会一样表现,所以你给这位员工盖了一个“正常“章。

而你自信“即使我到了这大妈这个情境,我也不会和她一样”,所以你认定她是异常。——更多的人干脆只是想象不到自己可能遇到那样的情境,就已经判定大妈为“异常”了。

问题是,你没有陷入过,你依据什么断言你肯定不一样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说明你不会这样。

这些大妈们只是在强烈刺激下在按照一种本能在强迫性的做反应。

这是人类被逼入墙角后的本能,是预先写好的程序。如果你没有受过类似消防员面对火焰那样的长期训练,你只有极小的概率是天生的意外。

这个状态下,人所受的教育是不起作用的——你连完整的句子都不会想起来。你只会莫名其妙的被锁定在一个机械模式里——或者是在重复同一句式的话,或者是反复的重复一个肢体动作。

这个就像你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响尾蛇,你全部的教育都会飞到九霄云外,你只会本能的僵住,满脑子只想到一件事“它头一动我就跳开”。

蛇的头动一下,你就跳一下;它动一下,你就跳一下;它不改变战术,你不会改变反应模式。

当威胁是相互的,对方也一样处于这样的模式。于是会出现“双锁定”——ta也因为你而一步一动的重复,你也因为ta而一步一动。互相都因为对方提供的刺激没变,而被锁定在自己的反应模式之中。

巧妙的是,这种现象在人工智能无人机的自主对抗实验中也会呈现出来——两架有最复杂的战术预定的无人机,会不断的扫描对方的动态而决定自己的策略。它们最后几乎总是会陷入一种长时间的“对称盘旋”,直到某一方依靠性能或者续航能力逐渐逐渐的获得最终的压倒优势。

这种现象几乎是与教育水平无关的,只是同级别的主体激烈对抗自然会导致的一种现象。

不要以为你留了学、读了博士,真遇到这种人生墙角一定会好一些。

真不见得,搞不好还更“可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妈   迪斯尼   响尾蛇   无人机   市井   情境   墙角   滑稽   举止   怪异   罕见   战术   本能   形态   异常   样子   现象   员工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