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戳人心的数据:你抑郁了!我们受骗了吗?

有一次外出学习,与痛宿舍的朋友聊天,谈到我们的一个同事,她丫头小学成绩很优秀,初一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如今快两年了,仍然呆在家里。还说去看了很多心理老师、心理医生,就是没有效果。


这一谈,我们居然发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绝不是个例,几乎每年都能遇到这样的学生,有时一个班级还不止一个。


我教到一个男孩,很懂礼貌,成绩中等,在班级中没有多大的声音,但是,很讨人喜欢。在初中这个阶段,很多学生见到老师都不打呼,有时只是微微一笑,他每次朝你举手、敬礼,所以,觉得他很特别。成绩不优秀,这样一个有修养的人,以后发展肯定也会好的。


初二下学期,有几天,身体不舒服,请假在家休息。此事之后,就经常请假,说不愿意做作业,他速度慢,每天晚上做到很晚。为了让他坚持上学,我特批:晚上做到10点,来不及的作业可以不做。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来上学了,初三上学期,我生二胎,班级给其他老师接去。后来才知道,他初三念几天就休息在家。再后来,休学一年。一年后再上学一个月,就一直在家,如今,已经整整四年了,心理老师对孩子多次的心理治疗没有达到效果。而他的妈妈,是我们学校很有秀的老师。


去年,我接到的新初三,一个男孩,会打鼓,很厉害的那种,学校的大型活动上总有他的身影;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他都积极参与,人也长得很帅气。忽然有一天,不来上学了,说抑郁,在看心理医生。后来,也来上学,只是迟到,作业只做一点点,上课考试发呆……好像看过心理医生后,一切我们都可以理解了,可以宽容了,我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对孩子是否是好事?


今年,又一届初三班,还没有开学,就告知班上有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有抑郁,要特殊对待。为善一下子,在普通的初中学校会有这么多的抑郁?到底谁给划定的?


一起培训的朋友说,她参加过一个心理操作课程,她眼见心理老师根据几个问题,几个指标,就认定那个孩子是轻度抑郁,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不容家长有任何质疑,朋友当时就懵了:几个冰冷的数据就能认定孩子有抑郁,这样的直接不容置疑?


她当时就提出疑问,但是没有人给她明确回答?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每次测试,都要通知班主任,教室里有哪几位学生有抑郁症获抑郁倾向,建议看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本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同,自从测试之后,越看越像抑郁。


我想,这样一次的冰冷的数据显示能完全正确?这样的判定对孩子是否好?标签似的贴起来,那个孩子的心理能健康?


做了这么多年老师,发现只要贴上抑郁标签的孩子,几乎没有人能从中走出来,因为每个人已经把他们当抑郁对待,有色眼镜一旦带上,真的很难摘掉。


一旦孩子意识到了他在别人眼里是抑郁,他也把自己当抑郁,很多没有的特殊待遇,他会坦然接受,他会带上有色眼镜看自己,从正常的环境里把自己隔绝起来,从不是真的抑郁到真的抑郁。


我常想,生活中谁不会遇到点难事,谁又不会焦虑痛苦?一时想不通,偶然陷入黑暗而悲观,又有什么要紧?


总得有调整的时间,总应该允许人有脆弱的时候。如果正好在那个时候做心理测试,会不会就会被套上抑郁的袋子?


尤其是青春年少时,学业的压力,内心的冲动,自主意识的加强,所有的都交织在一起,谁能保证天天阳光,日日清醒?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有时的人性、蛮不讲理、甚至冲动;而不是在被扣上抑郁标签后,对他所有语言和行为的漠视,忽视和迫于无奈的宽容。


这样的举措,对孩子的成长一点都没有用!那些数据,有时并不准确,不看也罢……


我希望自己,作为一名老师,以爱心、耐心、恒心去对待学生,尽量让他们能快乐地学习,享受到学习带来的趣味,然后,健康而又快乐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抑郁   数据   有色眼镜   作业   人心   心理医生   班级   宽容   成绩   老师   标签   孩子   心理   学校   朋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