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很有启发,现在介绍给大家。

在德国,对职业教育相较于高中大学教育更为重视和普及。19世纪末期,工商业行会在德国崛起,与之前便存在的手工业行会产生博弈,德国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重要变化,同时,在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等人的影响下,出现了进修学校或劳作学校。后在历史的各种机缘巧合下,学校职业教育逐渐与学徒培养比邻而立,形成了如今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分为三大类: 1.商业类,如国际贸易,秘书,会计等。2.技术类,如汽车,机械,电器等。3.服务类,如烹饪,理发师等,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德国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完备健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形式之一,德国职业教育还包括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等。有专家指出: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良好社会认可度的典范之一,被认为是德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之一。由于产业结构转型等原因,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原西德地区技术工人的人数下降了约30%左右,德国年轻人中,读大学的人数比例在缓慢稳步提高。而读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则有明显下滑,但在2005年至今的十几年中,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数基本不变。

同时,一部分德国的高中毕业生,明明可以攻读大学,但最终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可见职业教育在德国很受欢迎,而“双元制”教育在质量上也很受认可。因此,总体来讲,目前德国的职业教育整体上比较稳健,社会认可度很高,其教育质量也是很好的。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前提,是德国职业教育从初中起就有分流,并且职业教育内部也存在分流。

德国在初中时分流,大致分成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法中学几个部分。其中,文法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高中一贯制学校,这一教育路径,德国人甚至将其称作“国王大道”,即这部分学生是走初中、高中到大学的道路的。真正读职业教育的主体实际上是另外两类初中的学生,从家庭的社会背景来讲,劳工阶层的孩子选择读职业教育的人数会相对多一些。

与上述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相比,中国职业教育显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大多数家长和社会的立场上,初中毕业后,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这一点与德国十分不同。在德国,孩子初中毕业后,家长很愿意让其接受职业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开始,我国就已经在研究、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政府、主管职业教育的部门、高校、学者等,都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尝试。

专家指出:而要谈及究竟该如何从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借鉴、学习,首先需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难完全照搬德国的制度或经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领悟、理解,找到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根源,并探索在中国是否可以借鉴这些元素,并在自己的土壤和环境中培育和发展。此外,在教学法、课程开发和教师教育等教育教学层面上,很多做法也是值得借鉴或学习的。在宏观上,我国职业教育应该一方面探索如何创造条件,让行业企业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这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第二要保证教育质量和内涵的发展。让家长看到孩子选择就读职业教育也能够学到真本事,找到好工作。通过提升质量,从而改变整个大的社会舆论环境。

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您一个深刻的启示和思维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德国   职业教育   文法   行会   职业学校   人数   家长   初中   高中   孩子   我国   中学   学校   社会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