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你还在为此而感到烦恼吗?《正面管教》会告诉你答案

最近几天自己总在思索一个问题:孩子犯错误时,自己到底该不该惩罚他?

我的大儿子今年八岁九个月,上个礼拜因为,他做作业时粗心,我给他安排作业或者吩咐他做一件事时,他总是会反问自己:为什么?

自己感觉他总是在和自己讨价还价,总在为他的行为找理由或者找开脱的理由。这个问题让我很反感,而且自己总想对想宣誓一下自己的主权,为此自己总是会惩罚他。

但是,惩罚他之后,自己又感觉很后悔。自己不应该那样,又感觉不那样做的话,自己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这种矛盾的定理,让我很是苦恼,很纠结。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烦恼,特别是面临孩子犯错时,到底自己该不该惩罚他?

《正面管教》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管教和惩罚的意义,还有我们应该怎样去正面管教孩子。这是一系列的书籍,有0-3岁孩子的,3-6岁孩子的,十几岁孩子的等等,让我们认识到孩子在每一阶段的特性,以及怎么去实施正面管教。

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是美国正面管教的创始人,也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者合编者,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售超过200万册。

孩子犯错时,你还在为此而感到烦恼吗?《正面管教》会告诉你答案


她于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在中国展开“正面管教中国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开演讲收到中国父母的热烈欢迎。

首先她告诉我们,管教和惩罚的区别,其实我们对管教是有误解的。我们片面地认为孩子应该管,就是所谓的惩罚。我们惩罚孩子的方式通常是说教,责骂,严重的还会打骂孩子。

打,这种行为有点恶劣,至少我这么认为,其实自己有点心虚。因为,自己经常会用家里孩子多的理由,来责骂自己的孩子不听话。

自己总感觉孩子大了开始变得不听话了,特别是孩子进入两岁或者三岁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情绪,开始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开始说不,或者直接不吭声地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会心烦意乱,脾气暴走。现在想想,自己的做法有多么不成熟,是因为自己不懂得怎么去管教孩子,想着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管教自己的,现在自己也在用这种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简·尼尔森说:正面管教是以一个不同的前提为基础的:即孩子(和大人)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正面管教是教(管教,discipline,这个词的意思是“教”)、理解、鼓励和沟通——而不是惩罚。

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一直处于管,即惩罚这个层面,而没有做到“教”。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做到教。

惩罚其实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方法,有这样一个词——棍棒下出孝子。这个词代表了以往父母的教育理念,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家庭,还在沿用这种方法。

惩罚的结果,孩子成了我们说的“橡皮脸”,严重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里,就像我大儿子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就得听你的。

而我们大人会说:因为我们爱你呀,因为爱你所以才恨铁不成钢。其实,我们是用错了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却是错的。

为此,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方式,同样是表达爱,但是方式不一样,结果就会出现不同。

比如说,在商场里,你的孩子希望能给他们买个玩具,而自己又不想给她买。这时,需要先认可她,因为她确实想要一个玩具;坚定意味着如果我说了不买就不会买,就不要买,并温和地带她离开商量。

这时孩子发脾气,我们也不用进行惩罚或者说教。如果,你的立场不坚定,只会让孩子形成娇惯的心理,因为只要自己哭闹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试着去用正面管理的方法去面对孩子。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我们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自信有爱,遇到困难能积极面对,尊重自己和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尼尔森   孩子   外祖母   作业   大儿子   这个词   中国   坚定   大人   烦恼   父母   理由   答案   玩具   感觉   方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