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北方农村过冬是极为痛苦的,北方那种冷是刺骨的冷

北方地区农村冬季取暖用煤去年一吨六百五六十元、六百六七十元,现在每吨已经涨到一千多了。每户自己的暖气炉六个月用煤最低两吨就得两千多。


有的住房面积一百平米左右就得三吨到四吨,光煤炭钱支出四五千。农村农民收入有限,煤炭支出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据说煤炭涨价是为了煤改电,有煤改电用户,一百平米以内的住房,一天电费四十多元,六个月的取暖用电七八千元,用不起电。这还是现在的煤炭价格,往后还要涨价,农民已经烧不起煤炭了,相关单位能不能出手干预一下呢?

有网友说,北方冬天取暖是不是也要改一下习惯?进入户内,热的需要脱下保暖棉衣,有时只穿的很单薄,室内温度都在20度以上,南方也就保持在10~15度而已。


其实啊,该网友你可能没去过冬天的北方农村吧。集中供暖的都是城市,至少也得是县城,农民自己家的房子哪有供暖?


别说地方了,北京的郊区自建房也没暖气啊,又不让烧煤,家里平时只会在睡觉前和起床前开阵空调。


再说一个你不知道的,老家西北,近些年环保不让烧炕,给农民家里免费发放了电暖器和电褥子,然而太费电了,一个月电费大概300元,300元在以前是一户农家一年的电费。所以政府免费发放了电器,但农民几乎都是束之高阁。


北方的冬天对穷人真是太冷、太漫长了!

另有网友说,朋友,你南方人吧。给你科普一下,北方是集中供热,距离热源近的,会比较热,距离远的,会比较冷。


如果距离热源维持10度,那么远端恐怕会0度以下。东北冬天,会有-30度,甚至-40度的极寒天气,供暖有问题,是会死人的。一旦冻死人,马上就会引起社会愤怒,激化矛盾,那可不是几吨煤钱能解决的。


南方取暖,无关生死,是舒适问题。北方取暖,是能死人的问题,不能在一个层面上讨论的。而且,如果是在室外工作,回到屋里,10-15度的室温,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由此耽误的工作效率,也并不核算。


更何况,烧煤的锅炉,很难精确控温,冷热频繁切换,管道会承受极大压力,省的煤钱,远远比不上损坏管道的钱。


最后,东北能源富集,在这里省煤控温,老百姓怎么想?


把本省本地的能源拿走卖钱,让本地老百姓冻着,这合适吗?

此外,你说的是大城市集中供暖,而且这两年已经降下来了。


广大农村过冬是极为痛苦的,北方那种冷是刺骨的冷,冬天一到棉门帘挂上,窗户用塑料布封上,没多少钱买煤,大多时候炉子是要把进气口封上的,也就做饭和睡觉前让火旺着烧一会儿,室温也就勉强呆得住,大棉裤二棉裤,棉鞋棉衣棉帽棉手套,即便这样多少人冬天手脚耳朵生冻疮。我这说的还是华北,到西北和东北,我真的不能想象。


我在长三角生活了十年,第一次在南方过冬,幸福到不可想象,单鞋,秋裤就能过冬,这里冬天都不挂门帘,不封窗户,树叶还是绿的,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天堂。


我听周围人说什么南方是物理攻击,南方比北方冷,我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夏虫不可语冰,大概就是形容这些人的吧,有个词叫饥寒交迫,想必有些人永远也理解不了。


城里集中供暖,而且得是新开的管道或者东北,才能有你想象的那个效果。


南方所谓的阴冷,就是湖南江西一带冬天下雨那种感觉,大致等于没暖气的北方农村,再南一些的冬天...那再叫冷不如实地去其他地区感受感受。


总之,穷人家不管南北,该冷都是冷的。(排除东北的冬天,那地方不开暖气生物意义上要冻死人的)


现在北方城市冬季集中供暖价格大约24元每平方米,一家大约支出2400—2600左右。


广大偏北北方农村,每户烧煤都需要5000—6000元了,确实负担很重。


国家发展,环保节能要求提高了,但是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活工业品价格在农村高企的问题也是很突出。


还需要系统解决,但是,彻底的系统解决前,有些人性化的过渡措施也要考虑到位。


看了这么多,突然间想说点什么,就在这里说吧。


我广西人,06年去过一次东北长春(刚毕业就被同学叫去的),也就几个月吧,后来没敢在那过冬。


当时国庆放假的时候我还跟老家一样,一件秋衣一件裤子,同事跟我说你赶紧买衣服,国庆后开始就冷下来了。放假前两天我还不以为然,等后面开始突然冷下来,我滴乖乖,赶紧去买衣服,东北的冬装确实厚实,没的说。然后就是天气越来越冷,我就决定回南方了。一来从小会生冻疮,那滋味不好受,二来东北比我广西可冷太多了,据说零下二三十度,国庆后就开始冷起来不敢不信啊,三来房子说要交三千到五千还是多少供暖费。开什么玩笑,当时长春市中心一带租一套公寓也才1000多(和同事合租),取暖要这么贵。回南方的念头那是一发不可收拾,以最短的时间辞职买火车票回家。


后来回想起来其实挺懊恼的,不该这么做,思想非常不成熟,对不起很多人。太年轻初闯社会想到哪就做到哪,挫折度不够,包括回来火车上也是,人际关系并不会处理。以后有钱我是想去北方买套房的,就看有没这个命了,北方人都很不错,很开朗健谈,对朋友也是很和善,有点小矛盾也容易说开,即使出现瞅你咋地这种情况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等会就坐一起吃烧烤了。北方的食物我也吃得惯,第一次发现水煮肉片竟然是用脸盆端出来的,点菜前老板说你们先别点那么多,等上来你再点,怕你们仨吃不完。唯一不习惯的食物是炸酱面。确实太粗太硬了,还干。。。个人口味不同吧。


说说冬天的冷吧,就是说长江以南其实都没啥冷不冷的(风大潮湿点而已),我现在也还是这么说,跟北方尤其东北那样的地方比,简直没什么可比的,温度相差太大了,南方下雪下不了几天的,而且很快就会化,冻死人这情况罕见,也没有集中供暖。我自己审视自己来看,没读书那会那个锐气了,那时候冬天硬着头皮洗冷水(学校供热水洗澡的时间很短,要票的),现在可以来个一两次,但绝对没那时候长期这么干,矫情太多了,上大学后情况就好起来了。


讲这么多话,北方的冷还得北方人来说,不都推崇理科男嘛,就北方那冬天的气温,算算需要的能量来维持多少温度就知道,这都是需要钱解决的。都说钱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大家都只觉得限制了想象有钱的情形(上限),其实一样的,也同样限制了想象没钱的情形(下限),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上述说的问题按城市收入来看其实没啥的,但是按农村收入来算的话就是一个很大的支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想问个问题,以前有推动过农村建沼气池的,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北方冬天的温度对沼气池的影响有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农村   沼气池   棉裤   热源   冻疮   电费   暖气   支出   煤炭   死人   管道   国庆   温度   冬天   痛苦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