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国企竞争不过民企?

我所在的小型国企,劳动力,逐渐都改成劳务派遣了,工人计件,一个月多的也只拿到5,6K。而办公后勤都5000多,招工只招45岁以上的,年轻人都不干,还是那种没什么本事,就靠体力赚钱的人。行管线非一线人数占了公司三分之二。都是有关系有门路的,这就是国企竞争不过民企的原因。

私企里也是裙带关系一大把啊。我一个亲戚开一个小公司,二三十个人那种,都免不了有亲戚或者合作伙伴要往里塞人,有的碍于面子还只能答应,回家来也一堆抱怨。

这只是你的想像而已,如果你到私企去看看,老板养七大姑八大姨的是普遍现象!

我第一个单位就是这样,你没明白我意思,我以前老板他几个的亲姐姐和姐夫都在公司拿工资,但是除了给他们交的最低保险不能套出外,其他账面上发给姐姐姐夫的工资都是他在拿。有懂财务的可以解释一下,我不太清楚。我其实就想说,除了至亲,七大姑八大姨也是不会养的,私企养人都是成本,钱都是自己的,大多数老板会想尽办法压低成本。往往一些其他性质的工作不用自己掏腰包的,更容易发生你说的情况。

所以这不应该是所谓国企不如私企的原因。哪个地方都免不了养闲人,哪个地方也都有跟打了鸡血一样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的工作狂。

作为国企的一员,可以负责任地说,招聘过程中确实存在关系户,但关系户也是有基本门槛要求的,比如学历、专业及通过笔试等,而且谁说托关系进来的都是垃圾呢?这里面奋斗成才的大有人在,正常考进来混日子的也照样有。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制度和管理。在招聘阶段托关系的现象不是国企独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我们只能期待人类社会更加进步。

曾经的国企兵工厂子弟来告诉你我们厂是怎么倒闭的。当时允许私人办厂,顿时我们厂的民品多了很多竞争对手,但是私企的产品质量不好,根本没有竞争能力,他们的办法是什么呢?他们在每个产品的包装箱里放进几个红包!工厂的工人当然愿意开他们的产品啊,开箱有钱啊!虽然知道质量不好,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自己用。他们的采购部门也跟我们厂的销售说过是不是我们也能放开箱红包。厂里的财会直接就给否了,没法儿做账的,这种钱怎么做账?想都不要想,然后民品销路越来越窄。之后部门病急乱投医,搞了个民营企业家来当厂长,这家伙来的两件事,一件用完了流动资金,说你们有这么多钱居然还说没钱?另一件关掉了检验科,说哪里有自己厂里生产的东西自己人不放行的道理?简直吃里扒外!

有的人身在国企,却一点不了解国企,甚至连企业的运营都不了解。

上述说的那些“办公后勤都5000多,招工只招45岁以上的,年轻人都不干,还是那种没什么本事,就靠体力赚钱的人。行管线非一线人数占了公司三分之二”,问题的根源在于“关系户”吗?

哪个公司,无论公、私,其办公后勤需要真有本事、高本事的人?那就是个较普通的行政性工作,需要多大本事?真要在这种岗位招有本事、高本事的人,你给那点工资留得住人,人家肯长留吗?

当然,管后勤的高管除外,而无论私企、国企,管这个的高管也并非没真本事!

又有多少私企招工肯招45岁以上的,且还是一般的人才的?你很久没看过社会的招聘公告了吧?私企的招聘,多少要求35岁以下、45岁以下的啊!而这种相对低要求、报酬也还可以的岗位,私企的标准肯定更高,比如更年轻、更有本事(你留不留、干多久不重要,先压榨你的剩余劳动果实再说)。

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肯靠体力只赚钱而不在乎前途的——甚至没真本身的年轻人也都不愿意,人家恐怕宁愿去送外卖!这是你想招就能招到的?

老一辈比年轻人更肯吃苦耐劳,这是一个处于上升的社会的普遍客观规律,因为年轻人更有本钱(包括荒废岁月),而老一辈人更经历过更辛苦的时期。

总之,就是因为国企更顾及社会责任,才肯招45岁以上的人;就是因为国企工作的付出和待遇的综合更好,所以人们才往国企挤,导致进去还得靠“关系”;就是因为体力活年轻人更不愿从事,所以招的人 三人大都是45岁的人;就是因为一般办公后勤工作,并非高技术、高知识的工作(但也不算很低),所以此岗位的人员才没引人注意的“本事”。这些,才是说的那些现象真正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胡思乱想得出的。

没有国企,国内矛盾能比现在剧烈不少,同意吗?

给大家科普点常识:本国现在种田不是有补贴么,你们知道当年农民们干了什么逼迫国家出这个政策么?

美国人可以靠美元抚平国内矛盾直到最近出问题,你们以为我国没有这种问题?我国没有美元,那本国是靠什么抚平、压制这种问题的?

有一个最基本的知识:资本家、教授、农民工、蓝领…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而他们每个人都会制造死亡—这就是“人人平等”的最终依据。

别听那帮私企及其佣工所说的一切,全中国当前能够让人引以为傲的,90%来自国企。

国企混日子,私企呢?好在哪里?我接触过上千个私企老板,98%是混账王八蛋:能拖货款就拖,能欠工资就拖欠,能排污就绝不搞环保,能骗就绝不老老实实搞生产。

民企是自负盈亏,把企业搞垮了,老板倒霉,出来混,迟早要还。国企的领导是“国家工作人员”,干几年就调走了,这就是区别。

说民企自负盈亏,企业垮了老板倒霉的人是没毕业的学生吧。民企(私企)都是有限责任,就算企业垮了老板不见得倒霉,反倒是把债务赖掉后又在其他地方另起炉灶,比如某年汽车的老板——百足之虫。

我就搞不懂了, 你们眼中衣食无忧、毫无压力、管理层全是不学无术的关系户的国企在哪里?难道我在的实行末位淘汰、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工资十年原地不动、加班常态化的央企是个假国企?

也许真实的情况是,那些评论国企的人大部分都没在国企呆过,即使在过国企也是些临时或派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民企   国企   关系户   民品   自负盈亏   大姑   私企   后勤   本事   工资   年轻人   老板   竞争   关系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