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最近,有个好友搬到了我家附近,周末我去看她的新家。她的新房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种着漂亮的绿植,太宜人了。

我俩本想坐下来好好喝茶聊天,可她的三岁儿子每五分钟就搞点事情。

一会儿拽着妈妈去看他的乐高创作,一会儿在花盆里挖土,一会儿又因为妈妈不让吃零食而大声哭闹发脾气。

我和好友本来心旷神怡的聚会成了一场不间断的闹剧,好友也变得气急败坏起来。在我走前,好友已经脸色发绿,跟我哭诉说:

“三岁宝宝是不是特别招人烦?你看他今天这么闹,都不算最过分的,有时候我真的太生气了,恨不得把他从窗户扔出去!怎么就这么有本事把爸妈逼疯?!”

好友的心情我真是又理解、又同情,还有点忍俊不禁,因为我懂,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我家妹妹三岁生日的时候,我许了个愿,希望她能像姐姐那样明事理、讲道理。结果……三岁真是鸡飞狗跳的一年!

三岁的她非常固执、叛逆,闹起来惊天动地,是让爸妈抓狂的好手。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特别擅长于哭闹反叛、出尔反尔、藐视权威,口袋里有各种挑战爸妈理智的秘密武器。

1

“明知故犯”的三岁宝宝

你肯定能感觉到:三岁宝宝的叛逆和两岁时不太一样了。

两岁宝宝的叛逆,大概还能用“可爱”来形容。他们连话都还说不清楚,只是一直喊“不不不”,然后哭成泪人儿,一副无助的样子。

但不同的是,三岁宝宝的眼睛里有了狡猾的光……

你知道他们明明懂事理了,问规矩是什么,他们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可就是“明知故犯”,翻脸就跟手心翻手背一样快,前一句刚说好,后一句就反悔了。

你也知道他们开始拿反叛当“武器”,也不真的伤心,却能干嚎到让你发疯。你嫌他们假哭,他们就能立刻打开眼泪开关,告诉你坏心情是真的。

三岁宝宝特别知道“让爸妈丧失理智的按钮”在哪里,按按钮就跟做游戏一样,他们一定在暗地里偷着乐!

这不是挑衅是什么?这不是故意是什么?

爸妈们肯定会非常气愤:

“你把我当傻瓜吗?当奴隶吗?当隐形的吗?”

所以,三岁的叛逆最招人烦。朋友圈里,有多少三岁宝宝的爸妈整天烦到怀疑人生?

2

心理学家的实验

三岁大脑的秘密

为什么三岁宝宝这么善于挑战爸妈的忍耐底线呢?心理学家有话要说。

这个实验是在伦敦大学心理学课上老师讲到“皮亚杰”时演示的,让我恍然大悟。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下面这个著名实验叫做“颜色与形状的游戏”,是专门给三岁宝宝设计的,以测试三岁儿童大脑发展的认知阶段。

你可以在家给宝宝试试看。

测试很简单,宝宝面前放置了两个盒子,上面立着卡片:左边盒子上是蓝色的花,右边盒子上是红色的卡车。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测试者手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卡片。

当测试者说:“这是一个颜色分类的游戏。”三岁宝宝一下子就明白了,蓝色的卡片要放在左边“蓝色的花”的下面,红色的卡片要放在右边“红色的卡车”下面。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当宝宝拿到了“蓝色的卡车”卡片时,他很自信地放在了左边“蓝色”的盒子里。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之后的“颜色游戏”都毫无问题,三岁宝宝对颜色的认知已经成型,胸有成竹。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颜色分类”游戏玩了一会儿,这时切换到“形状分类”游戏。

提问时,宝宝能够很清楚地回答出左边卡片的形状是“花”,右边卡片的形状是“卡车”。

三岁宝宝对形状的认知也没有问题。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测试者说:“现在我们玩‘形状游戏’,要把‘花’的卡片都放到左边‘花’的形状下面,把‘卡车’的卡片都放到右边‘卡车’的形状下面。”

此时发生了什么呢?

三岁宝宝竟然无法切换规则!

即便宝宝能够回答出卡片上的形状是“卡车”,他还是会放到“蓝色的花”下面,他只能够机械地遵照一开始的规则进行游戏!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最奇特的是宝宝其实对规则了解得很清楚。

如果问宝宝现在是什么游戏?他会回答“形状游戏”;问他这个卡片是什么形状,他会说“是花”。

但是行动上他却无法执行,他仍然会按照“颜色游戏”的规则,把红色“花”的卡片放到右边红色“卡车”的盒子里。

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何3岁宝宝这么招人烦

这个实验非常有意思,心理学家们测试了许许多多三岁儿童,他们发现:三岁宝宝没有办法切换规则或者同时用两套思维去思考

如果一开始是“形状游戏”,那么三岁宝宝会固执地遵照“形状游戏”的规则进行下去,即便他知道游戏已经换成了“颜色游戏”。

在心理学上,皮亚杰将这个认知发展阶段称做“知道与行为的分离”

而且更加奇妙的是,如果同一个宝宝四岁再来做这个实验,他就能够很自如地切换并适应新规则了。大脑发育阶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

三岁宝宝的“挑衅与藐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岁宝宝最让爸妈抓狂。

因为他们的“行为”经常和“认知”不符,他们明明已经理解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却偏偏不遵照逻辑去做,因此在爸妈的眼里,这当然就是“挑衅权威”、“故意不听话”,是对爸妈的藐视,让人气到冒烟!

而心理学家说,这是三岁宝宝的大脑功能还不完善的缘故。

三岁处于“前逻辑时期”,宝宝的大脑非常活跃,开始尝试理性解释事物。

但很多想法是刻板和局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的逻辑又经常和情绪、感受发生冲突,因此会在行为上显示出非理性的、出尔反尔的特征。

在三岁,“知道”与“行为”是分离的。他们看上去比两岁时“知道”了更多规则,所以爸妈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也更多,但在这个年龄,“在行为上履行认知”却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

当你告诉三岁宝宝一个新规则,他们能够理解这个规则,甚至还能够复述出这个规则是什么,但事实上大脑的短期记忆还是处于之前的状态。

当然在生活中,宝宝并不总是面对新旧两套规则,但是他会时常面对大脑里两种冲突的信息:他们想要去做的和你让他们去做的。

比如,他们明白不该从别人那里抢玩具,也是这样回答你的,但当大脑处在一个“我很想这样的做”的状态,三岁宝宝往往无法用“理性”的规则认知来压制住欲望冲动。

当你问他该不该这么做,他会摇头,知道“不应该”,然而“知道”在三岁的大脑中还不能完全和“行为”连接起来

所以总结来说,三岁宝宝的大脑就是:知道的更多了,但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4

我们除了不抓狂

还能做点什么?

当了解到三岁宝宝的“叛逆”是大脑发育未成熟的必然阶段,也许我们的情绪就会缓和一点。

别当作宝宝是在“针对自己”,他们可能真的没有挑衅、藐视你的意思,他们只是还不具备那个大脑功能,将认知付诸于行动中。

既然是大脑发育的阶段,那爸妈们又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保护自己的情绪

和宝宝着急怒吼也没啥用,宝宝的“知道”与“行为”也不是吼一吼就能连接起来的,最终伤的还是你自己的心情啊。

那种窝火的感觉,你也许超级熟悉吧?真是有力无处使,最终成为自己怒火的炮灰……

用语言解释行为

帮助宝宝将“知道”与“行为”相连接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冷静、一次次复盘。

在爸妈和宝宝都平静的情况下,用鼓励和理解的方式,让宝宝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语言重复的力量是强大的

用语言解释情绪

在爸妈和宝宝都平静的时候,用词汇去形容感觉。和宝宝聊遇到某个状况他是如何感觉的,比如:

“玩具被抢走时你是什么样的情绪?”

“生气和委屈是一种什么感觉?”

“当别人的玩具被抢走时别人是什么感觉?你可以从对方的表情上观察到吗?”

当宝宝能够用语言解释自己的感受,就会更容易舒缓自己的情绪;当宝宝能够解释别人的情绪,就会更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

正面强化

大力赞扬正确的行为,让宝宝在做对的时候自我感觉更好。

“知道”与“行为”的连接是从重复中得来的,而这种连结很难来自于怒吼,而更容易在重复的鼓励和正面强化中建立

游戏力

三岁宝宝最大的情绪障碍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当宝宝“想做的”与“规则”相冲突,爸妈可以寻找一些与游戏相关的、替换的方式,用“曲线”让宝宝既能缓解情绪,又能遵守规则


有时,也许我们大人也需要学会“切换”思维,试试去换成宝宝的视角和头脑,才会发现他们其实不是在和我们作对。

成长需要耐心,时间会塑造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心理学家   宝宝   卡车   叛逆   卡片   认知   形状   大脑   情绪   颜色   规则   蓝色   感觉   测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