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青岛开始入秋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晨醒来时少了几只蝉的鸣叫,少了几缕温煦的阳光,少了几片青绿的叶子,也少了些许炎热....


随之而来的是秋高气爽,是慢慢转为金黄和橙红的树叶,是春夏盛开的花朵结出的果实


是街头刚出炉、冒着热气的栗子和红薯,是果农们采摘新鲜柑橘和柚子的身影


是目光所及之处的所有色彩斑斓。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朋友说:“今年的秋天好像来得格外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连声招呼也不打....”


这倒是真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秋天的感知并不明显,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从夏天切换到冬天。


可能只有在清晨户外跑步之时,才会发现夏秋交换之际的细微变化。


比如栈桥上的日出变得朦胧了很多,比如八大关的银杏已经变黄了


再比如身边人包括自己,已经出现了一些秋季身体症状。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第一,秋乏明显


早上不想起,就算勉强爬起来,满脑子也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嘛?”


第二,干燥


洗完脸发现一脸的干皮,只有出油才能将这份干燥压下去


小腿开始窸窸窣窣的掉皮,眼睛干涩疼痛,尤其是风一吹


鼻子干燥偶有出血,大便也干燥,不便秘的人会开始觉得排便困难了


便秘的人,更排不出什么东西了


第三,掉发、失眠


明明夏天头发掉的很少,怎么秋天一来就带走了大批头发?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数了一万只羊也没有困意


好不容易睡着了,结果早上六点就醒了.....


第四,鼻炎、咳嗽


一到秋天,家里的卫生纸开销就疯狂长


每天都是擤鼻涕、咳嗽的声音,出门在外兜里不揣一摞纸都没有安全感


第五,悲秋之季


自古逢秋多寂寥,随着秋天的到来


咱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悲伤、想哭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有人看了很激动,说:“师兄,我全都中招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很简单,懂中医就能轻松判断!


前三种,主要是津液不足的人会有的表现,跟脾胃有关。


第四种跟肺有关,第五种则跟肝有关。


所以,这也就是在告诉咱们秋季养肺的同时


也要注意脾胃、肝的养护。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为什么秋季要养肺?




首先,咱们中医上说:“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在五脏中最易生病”。


肺的位置在人体三焦中,肺位于上焦,是与外界接触最为接近,也是外邪第一个要侵略的脏器


而且肺乃五脏六腑中最娇贵、脆弱的一位主子,一点点伤害都能让它元气大损!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就像顽固的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等,根因都是肺受寒、功能下降所致


还有去年的新冠病毒说到底,也是与肺部功能变差有关!


那什么时候最应该养肺呢?当然是秋季了!


因为从五行上说秋主金,肺属金,肺又主秋季,燥又为秋天之主气


所以咱们的娇脏—肺就很容易受秋燥所伤,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咳嗽、鼻炎加重、肺炎等病症。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为什么秋季要养肝?




秋天属金,金克木


因此秋天这种气会抑制肝气、肝血的生发。


“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它


又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


那将军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


所以护肝也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人问:秋季肝没护好,有什么典型表现?


当然有!


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秋季抑郁症,俗称秋悲。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秋悲是中国人在秋季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


古人曾经用大量诗词记载过,像《楚辞·九辩》中就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


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中也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


《黄帝内经》中说“肝主情志”,肝一受损,情绪自然好不到哪去。


所以一到秋天,大部分人都会感觉情绪到了一个下沉点,心中常有悲伤之情,本身性格比较沉闷的人也会在此时加重,容易得抑郁症。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为什么秋季要养脾胃?




秋季到来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酷热的长夏。


因高温炎热,很多人都吃起了冰饮,开启了空调,吹起了风扇等


脾胃被动因寒凉而受损,元气亏虚


故夏季结束后,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脾虚,常见表现就是腹泻。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负责升清,能布散精微物质,且有运化之功能。


胃负责降,胃气以降为顺(中医上讲的胃不是解剖学上的胃,而是指的是参与消化的、往下降这些功能的系统)


当脾胃虚弱受寒,失去了升清降浊的功能,就不能正常的排便,出现腹泻的症状。


而且秋冬一到,外界的阳气减少,身体的阳气也往里面收


所以咱们在秋冬时期养好脾胃就是为身体储备好能量,这个能量能帮助我们来年不生病或者生病了也能打个胜仗!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每次讲秋季养这三处的时候,总有人问:


“三者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师兄打一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咱们将肺比作一个靠着娘家雄厚实力嫁进皇宫的妃子,脾胃就是这个妃子的娘家人也是整个国家最厉害的家族,肝就是唯一能制得住妃子的皇后。


妃子(肺)娇生惯养,打不得骂不得,性格骄纵


因着她最为受宠、最招摇,所以很多想掰倒皇帝的恶势力都会第一时间挟持她。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妃子的娘家人(脾胃)手握重兵以及其他一些能够撼动国本的资料力量,可以说国家就是靠他们支持起来的。


一旦娘家人遭难,妃子不仅不好用过,整个国家都有可能瓦解!


而皇后(肝)虽然多愁善感,但她却是唯一一个能制住妃子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收敛人心的人(肺宣发太过会影响肝的收敛)


所以综上,咱们要想一整年不生病,就得在秋季养好脾、肺、肝!


具体怎么养?下面师兄会给出几个方法。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1、三大养肺食物——核桃、蜂蜜、山楂


核桃:秋季空气中寒湿增加,容易会堆积在人体威胁着人体的健康。食用核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寒湿之气入体,因为核桃属于温性食物,常食一些,可以帮助补肾温肺。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蜂蜜:蜂蜜自古以来一直是滋补的佳品,有人还说蜂蜜就是长生不老药,秋天食用蜂蜜可以调理五脏六腑,润肺生津。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山楂:天冷了,我们往往胃口大开大量摄入食物,那如何消化这些食物却成为了一个难题。吃用一些山楂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消化问题,同时也能够润肺生津。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2、早睡早起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尤其是入秋后,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则可以舒展肺气。


再者秋季,讲究睡子午觉。


子时是晚23点到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


这个时候休息,可以保护阳气。


晚上早点睡,至少比夏天早睡一个小时,既能补偿夏天的消耗,又为寒冷的冬天打好了底子。


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3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这时候小憩一会儿,可以快速恢复体力。


总的来说,肝胆经络的巡行时间是23-1点、1-3点,故每晚尽量在22:30之前入睡。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3、注意收敛神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为何寂寥?


太关注自己了,关注的久了就会对自己产生各种怀疑


就像咱们盯着一个字看太久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好像不认识这个字了。


一个道理。


而且佛家有云人生三境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为什么?猜疑太多,顾忌太多。


当我们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也会如此胡思乱想,变得焦虑。


所以秋季养神,就要敛神气,不要过度关注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把心放宽些,避免耗散神气。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4、保胃气、存津液


津液太重要了!


津液对身体的作用就是濡养,身体各处都需要津液,濡养不好就容易有各种问题!


比如秋季咳嗽问题,津液不足,肺主肃降的能力下降,就像天上不下雨,地面很容易干枯,也就容易出现咳嗽等症状。


还有嘴唇发粉、发紫,脸色发黄,指甲干瘪有竖纹,头发稀疏发黄等症状,都跟津液不足有关。


那我们该如何补充津液呢?


师兄教你一个便宜简单又很有效的方法——喝大米汤!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师兄说的这个米汤可不是普通的米汤,而是用粳米熬制的米汤。


这个粳米很厉害,它曾被医圣作为一种药材添加到中药方剂中,像《伤寒论》里就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


(后台输入“米汤”二字即可获得熬制做法教程)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5、养肺需要运动


秋令时节,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秋季以养“收”为主,故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站桩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不仅可以养肺,还能养阳。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6、不要乱补


虽然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进补并非“乱补”。


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并不一定能起到滋补的作用,反而容易滋腻不消化,加重脾胃负担。


平时可以坚持服用健脾养胃的粥品,比如著名的四神汤。


四神汤由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组成,可以起到健脾宁心之效。


另外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可考虑经方——小建中汤或者化裁的小建中颗粒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7、不要吃降火药


秋分时节,主气客气皆为阳明燥金,火克金,金气太过则耗心火,血脉不足则皮腠干枯,肌肉萎软,要注意心脏和皮肤类问题。


秋行燥令,天气干爽,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易燥咳不止,大便干燥。


此时,不可以吃降火药,否则冬天会病痛连连!


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不吃寒凉、注意保暖、保持心态平和,同样很重要。


关于秋季养生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建中   秋季   津液   粳米   米汤   阳气   脾胃   妃子   娘家   核桃   蜂蜜   师兄   干燥   秋天   功夫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