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疼爱自己的儿女,也要知道子女有潜伏的恶性习气

南怀瑾先生:疼爱自己的儿女,也要知道子女有潜伏的恶性习气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是说,一般人尽管疼爱自己的家人和儿女,但必须明白在疼爱的同时,还要了解他有反面的坏处和恶习惯。换言之,当你讨厌自己的家人和儿女,同时,也要切实了解他有美好的一面。


不可以单凭自己私心的爱好或厌恶,就全盘偏向。但是,人是很可怜可悲的,往往只凭自己的主观成见,就否定了一切。因为人是最难反观自己,最难反省自己的。


所以曾子便很感叹地说,人能不被自己主观成见所蒙蔽的,举目天下,实在是很少见啊!但他并非说是绝对没有,实在是太少了而已。


因此,他又引用当时民间老百姓的俗话说:一般的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子女有潜伏的恶性习气,正如不知道自己种的稻谷植物的苗芽,天天成长的多大多好啊!


当然,曾子所引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俗语,所以便自己注明是“谚曰”,“谚”就是土俗言语的意思。如果我们也引用后世农村乡巴佬的土话来说,例如:“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前句便有类似的意思,不过说得更淋漓痛快。


但曾子是大儒,他不会引用这样不雅致的活。我本来就是老粗,也来自田间,所以便“肆无忌惮”地乱用。


曾子所引用谚语的第二句“莫知其苗之硕”,很有意思,如果你是在农村长大便会知道,老农友们每天还没见亮就先起身,走到自己地里转一圈,看看自己种的稻谷麦子老是那么高,没有长大,很着急。但偶然回头,四面一看,别人种的好漂亮,长得又快,看来实在很泄气。其实,别人看他的,也是一样的感觉。


为什么呢?因为天天在眼前看,就看不清楚究竟了。所以,凡事要冷眼旁观才清楚。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又有一句土话说:“丈母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是吗?这是因为丈母娘“爱屋及乌”,受自己女儿“所亲爱而辟焉”的影响啊!(《原本大学微言》)


西方教育方法讲爱,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单纯靠爱心哦!我们的古书里有一句话要记得,四个字,“恩里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爱,过分的恩情、过分的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严厉的时候用爱,这是讲齐家的道理,有诚意、有正心。


我想告诉诸位,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的,都不要过度偏向于爱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这个就是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先生:疼爱自己的儿女,也要知道子女有潜伏的恶性习气

南怀瑾先生:疼爱自己的儿女,也要知道子女有潜伏的恶性习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正心   大儒   疼爱   儿女   丈母   老粗   农友   土话   习气   稻谷   成见   恩情   俗话说   主观   严厉   子女   过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