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文|颜小二述哲文

喜欢道家思想的朋友,只要稍微推敲一下道家典籍《老子》、《庄子》里的一些个言论,就能看到老子、庄子对人欲的批判。

有人说,道家是清心寡欲的,是反对纵欲的。这句话对不对呢?颜小二觉得,初看没毛病,但是细品,我们可能走入僵化误区,即将道家的少私寡欲理论,当做道家对人欲望的“绝对反对”。不是这样的。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道家老子、庄子虽然提倡“少私寡欲”,但绝对不是说他们赞成“禁欲”。我们研究道家老庄的思想,还是得还原时代大环境,看看他们的“话头”指的是什么。

我们知道,道家老子、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战国乱世,诸侯国争霸之下,人心浮动,尔虞我诈、权谋斗争让中原大地纷争不断。乱世之下,人甚至都不大掩饰身上浮动的欲望,而法家思想家们,更是多次提出利用“人皆好利”的秉性,来把握人心、谋得天下。

面对极端求欲,而且不以泛滥之欲为“羞”的年代,道家老庄高呼“少私寡欲”也是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了。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也就是说,道家老庄所呼喊的“少私寡欲”,针对的是那个年代让人流血的“旺盛私心”,以及毁伤家园的“浓郁私欲”。

正如著名学者崔景明曾在其文章中说过:

如何对待欲望,有不同的取向,老子反对纵欲,同样也反对禁欲。

也就是说,道家老子即便曾经喊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及此”,但是这并不是说老子在告诫人们极端压抑自己的欲望,老子只是以“圣人不求珍奇,填饱肚子就能满足”为例子告诫当时追求奢华生活的世人:

日子不必奢华,过自己这个层面之人生的质朴生活就可以了。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一来,老子这句“圣人为腹不为目”是在强调人当对自己过度欲望有所节制,二来,也进一步表明了道家对“欲”的态度。圣人并非无欲的存在,圣人亦有“果腹之欲”,这也足见道家绝对不是赞成“禁欲”的学派。

同时,对道家思想有点研究的朋友可能有些了解,贯穿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讲求一个“度”。我们把握了“度”,实则便是把握了“道”。

而道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握住“道”所展现的“度”,所以道家是反对“极端”的。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余账号发布皆为侵权

那么对于圣人的“果腹之欲”来说,纵欲无疑是极端了。所以,在道家思想的逻辑中,人是没有必要禁欲的,禁欲会弄得人形同枯槁,这便更是极端。

所以,圣人的“果腹之欲”,这种“果腹”,也是针对“圣人”而言。不同人的“果腹”,对比之下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下落到实际生活,再接地气点来说说这个“果腹之欲”。对于生活宽裕的朋友来说,他们的“果腹之欲”完全没有必要拉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正常生活就好,不奢华,亦不过分节制,这才是有礼有节的符合道的“果腹”。

如果自己手头不太宽裕,但偏偏还要顿顿“大餐”,这便是有点“纵”的意味在里面了。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余账号发布皆为侵权

什么层面的生活实际,就有礼有节把握这个“度”,稳步前进,踏实生活,合理管理自己的“欲望”。或许,这便是道家老子“少私寡欲”给我们的启发。

换句话说,纵欲和禁欲一样,伤人且害己,就“果腹之欲”来说,不同的人在“欲”这件事情上的“度”,是有所差别的,这一点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讲禁欲?《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

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余账号发布皆为侵权

严正声明: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余账号发布皆为侵权,全网维权。

参考:《老子》、《论道家思想的伦理意蕴》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圣人   严正   老子   人心浮动   宽裕   道家   庄子   乱世   奢华   层面   账号   本文   欲望   思想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