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文|颜小二述哲文

辜鸿铭是民国著名学者,小时候便聪慧过人,有一个英国义父,并在10岁的时候到英国求学,20岁于爱丁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又辗转到法国、德国等地深造,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研究。

后来,他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清朝灭亡以前,他与张之洞交好;清朝灭亡以后,他因为精通文、儒、法、工、土木等,被邀请作为北大的教授。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后来因为说话过于苛刻和犀利,与学生罗家伦发生冲突。

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后,碍于罗家伦所联合大学生造成的舆论压力,辜鸿铭便离开了北大。

至于如何看待这位著名学者?首先,他是中国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在他所生活的年代,他的行为可以被肤浅认为是“保皇”,其实,深究其原因,他得一些言论虽有偏颇,但大多保的是中华文化精髓。

当然,他的某些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他以男人为壶,以女人为杯,认为多杯配一壶是正道,以此主张男人娶小妾。

但是,他在以“变”为潮流的时代,即便被称为“异类”,也敢身体力行高举“守”的旗帜,这是常人难有的勇气。同时他之所以言“守”,是因为他以超前的眼光看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这才是最难得的。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1、西学出道却痴迷旧学,辜鸿铭:学贯中西,但不合时宜

清朝末年,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让无数青年有了思变的强烈愿望。

几千年的主流文化被当时的青年弃若敝履,无数青年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寻求强国之法。

但是,辜鸿铭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西方求学,并到多地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学者,融会贯通中西文化之后,不仅没有高举“变”的旗帜,反而在人人言变得时代,一语中的地点出“现代文明弊端”,可谓深刻。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据记载,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西方现在虽十分发达,然而已趋于末路,积重难返,不能挽救。诸君当知中国的前途绝不悲观,中国固有之基础,最合世界新潮。大海对岸那边有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来超拔他们。”

其实对于他这句话,我们现代人可能更能理解。

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更多在于精神世界的修养。

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之下,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支撑,那么人们将无法把控巨大物质财富,反而被利益、权力玩弄于鼓掌,最后人伦道德的限制被冲破,自取灭亡将不是“危言耸听”。

2、“奇谈怪论”的辜鸿铭因过于好辩而耽误了他的“灼见”

对于辜鸿铭,他在世的时候,虽然得到了蔡元培的赏识,但是他的犀利言谈和好辩的性格,往往惹人不快,以至于他的真知灼见被有“掩盖”。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少有人品味他奇怪言行背后的深意,只当他偏激且迂腐。

关于他,曾记录了许多的趣事。

比如,他十分不喜欢银行家,将银行家称为晴天硬塞人雨伞,下雨天却收回雨伞的人。

再比如,当有人嘲笑他头上的鞭子的时候,他却说: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于此,辜鸿铭一语中的讲出了当时人们心中的“束缚”。

什么是解开束缚,获得自由呢?

是行为上的直观的解放?不,这更多是一种模仿。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真正的解放,是由内而外的。

如果为了模仿而表里不一,这反而比改变以前更加可悲。

由此可见,辜鸿铭其实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人。

只可惜当时世人更多留意他言语中的怒气、傲慢,仅看到他行为上的怪异与“迂腐”,却难以体会其言行举止背后的“精华”,实在是遗憾。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3、写在最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辜鸿铭在那个以“变”为主流的时代,身体力行宣扬他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虽然他对某些文化的态度是否值得提倡,还有待商榷,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体会,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

同时他也洞见了可能百千年以后才能显现之“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西学出生的他,深谙中华文化的可贵,而他的这一点,当今很多学者都难以达到。

总而言之,辜鸿铭确实是一个“怪人”,但是他对中西文化的深入思考,在大轮廓上,有可以肯定和可贵的地方。他的思想,也有研究的价值。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民国怪才辜鸿铭: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怪才   西学   中西文化   迂腐   银行家   身体力行   英国   物质文明   中华文化   辫子   弊端   清朝   民国   北大   学者   思想   青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