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文|颜小二述哲文

清朝时期,一位无名画师创作了一幅画,画中有“美人”,有“书生”,也有青面獠牙的“鬼怪”。

这幅画有一个名字,叫《窥窗见鬼图》,因为画的内容是根据蒲松龄的志怪小说《画皮》为蓝本创作的,所以也叫《聊斋女鬼图》。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在颜小二看来,这幅画的妙处有两点:

其一就妙在,无名画家作“鬼图”,而画中“鬼怪”则在作“美女图”。这种画里画外真真假假的“朦胧感”,倒是让人多了几分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二就妙在,将这幅画放大10倍来看,可以清晰看到画中的细节,继而能够看出,无名画师细致揣摩了蒲松龄《画皮》的情节以及讽刺的对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故事里面“惊异”又“讽刺”的一幕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出来。

蒲松龄的《画皮》在讽刺害人、骗人、善于伪装的“两面派”,而无名画师的《窥窗见鬼图》则更直接地揭露“伪善”与“伪精致”真正的“丑陋模样”。

颜小二觉得,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都值得我们好好揣摩。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1、《聊斋女鬼图》背后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揣摩画中的“意境”,我们先来大致看看这《聊斋女鬼图》背后的故事《画皮》。

《画皮》这个故事被翻拍过很多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颜小二总觉得2005年香港版的《新聊斋志异》中的“梅三娘”最是让人心动。

颜小二还清晰记得小时候看到那负心汉躲在窗外看到“梅三娘”画皮时的“惊险一幕”。小时候每次看到这一幕,就吓得捂住眼睛,但是现在再看,倒是觉得这个版本最经典。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蒲松龄的《画皮》和《新聊斋志异》中的《画皮》有一些不同,《新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人比“鬼”更像鬼,而蒲松龄的《画皮》则单纯一些。

蒲松龄笔下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书生在树林里偶遇漂亮女子,漂亮女子说自己是从有钱人家里出逃的小妾,请求书生收留。书生收留了女子,很快便被女子蛊惑。

本以为是遇到了爱情,结果一位道士找到书生,并告知女子是“鬼怪”。半信半疑的书生在夜里偷偷趴在窗边观察女子,发现屋内有一鬼怪正在画“美女图”,而图上的美女,正是他偶遇的女子。

书生大惊失色,慌忙逃离,恳求道士相救。虽然道士消灭了鬼怪,但是书生还是被先一步夺走“心脏”。书生的妻子为了救他,根据道士的指点找到一位疯和尚,并按照疯和尚的“荒唐法子”救活了书生。

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至于故事的详细情节,颜小二还是觉得各位自己找书或者相关电影品一品,会更有趣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无名画家所作的《聊斋女鬼图》,便是书生趴在窗户后面看到鬼怪画皮的一幕。

2、无名画家作“鬼图”,放大10倍有“惊”彩

下面再来说说这无名画家所作的“鬼图”。

首先,这位清代画家在绘画上表现出的精湛的技艺自不必说,其所作的《窥窗见鬼图》,还有一个值得细说的妙处,即画家对“故事”的领悟,以及这种“领悟”在画作“细节”上的体现。

我们将图放大来看,可以看到屋内的陈设十分“精致”,桌子上摆放着高雅的雕花花瓶,花瓶中还插着雅致灿烂的鲜花。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屋子内部陈设给人一种书香环绕的感觉,比如书柜里的书摆放地整整齐齐,而书的封面还有淡雅的“花纹”,整个房间的“格调”,古朴而高雅,“精致感”扑面而来。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然而,与此格格不入的是桌边正在仔细“画皮”的鬼怪,青面獠牙的她正细致地描绘着美女的“眼睛”,而鬼怪笔下的“美女”,此刻正在注视“看画”的我们。

我们再将目光移到窗户边,窗边偷看的“书生”面色惊恐,那惊恐的神色跃然纸上,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怕是表情也差不多。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我们再来理一理这幅画的逻辑。

画中,书生在看鬼怪,鬼怪在画皮,画皮里的“美女”,在看着“我们”。

于此,画里的世界和画外的世界形成“闭环”,我们和画以及画背后的故事有了“联系”。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而这种“联系”,可能就是无名画家从蒲松龄故事中读到的“启发”。

蒲松龄的故事虽然“怪”,但是故事高于“生活”,却以生活为蓝本“改编”。

“鬼怪”用“画出的美人皮”吸引“书生”,而画中的“美人皮”则看着我们,这更多是在暗示,看画人可能是被“画皮鬼怪”盯上的“书生”,也可能是正在“画皮”的鬼怪,抑或者只是单纯的“看画人”。

无论我们于生活是哪种“角色”,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鬼怪”是让人害怕的存在,是不好的存在。

3、来自无名画家及蒲松龄的“讽刺”

于颜小二看来,画家也好,蒲松龄也罢,大抵是在讽刺生活中的“鬼怪”和“书生”。

鬼怪内在丑陋,外在却近乎“无可挑剔”,这样表里不一的面善心恶,是世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书生贪慕美色,目光短浅,正是这种秉性,才中“鬼怪”下怀。甚至说,因为书生这类人的存在,才有“画皮鬼怪”的生存空间。

说白了,蒲松龄和画家,讽刺更多不是“鬼怪”,而是害怕鬼怪、蓄养鬼怪、甚至成了鬼怪的“人”。于此,“鬼怪”到底是什么呢?议论空间留给大家。

清朝无名画师以《画皮》,作《聊斋女鬼图》,放大10倍发现妙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聊斋   画皮   画师   妙处   聊斋志异   青面獠牙   蓝本   陈设   鬼怪   道士   清朝   书生   画家   女子   发现   故事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