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文|颜小二述哲文

喜欢三国的朋友,应该对“邓艾”这员大将并不陌生。

他是曹魏的名将,一生丰功伟绩无数,曾让诸葛亮殚精竭虑、鞠躬尽瘁都要要守护的蜀汉后主刘禅,在他的铁骑下“投降”。

于当时总揽朝政的司马昭来说,邓艾是不可多得的好手,有他带兵,如虎添翼。

而邓艾本人,不仅在带兵打仗上颇有建树,而且文武双全,体恤百姓。

但是这样的将才,却因说错话、做错事,身死人手。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邓艾善于带兵,却不善于自保。

若是邓艾能得刘禅的“低调”,他的结局可能就会被改写,这些便是后话了。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在告诫我们:于“事业”上越是“辉煌”,那么于人心和为人处世上,就得懂得低调、谦虚,以及谨慎。

世人皆以为,高处是人无我有的一览众山小,但是往往容易忽略,高处的人,不摔则已,一摔便“万劫不复”。

这个世界,越是能力出众的人,往往便越是需要在情商上,超出常人。

后人对邓论之死,还是有些可惜的。

这样善战而爱民的大将军,躲过了战场的枪林箭雨,却最终倒在身边人的“恶意”之下,实在叫人唏嘘。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1、文武双全的邓艾

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的战线,与蜀汉的姜维进行对峙,二人棋逢对手,但在一段时间的对峙中,邓艾也没有让姜维占到什么便宜。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带领军队向蜀汉发起进攻。

邓艾率先偷渡阴平小道,让蜀汉后主刘禅没有丝毫准备。

于此,江油、绵竹失守之后,刘禅投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邓艾于兵法上,还是超出一般将领许多,属于文武双全的人才。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2、体恤百姓的邓艾

除了善用兵法,文武双全,邓艾也有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名声。

据《三国志》记载:

迁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上言曰:“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上无设爵之劝,则下无财畜之功。今使考绩之赏,在于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原塞矣。”

这是在说,邓艾迁升兖州刺史时,武将出身的他,也关注到了当时民生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即地方官员对百姓的农业生产并不上心,而且地方上还弥漫着夸夸其谈、浮华不实的不良作风。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于此,邓论上书建议将农业放在备战之前,表明二者同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并且引用孔子的话,表明只有百姓的农业生产上去了,行兵打仗的粮草才有着落。

邓艾还建议设置奖励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由此,那些华而不实、只耍嘴皮子的风尚也能得到有效遏制。

也就是说,邓艾看到百姓缺粮少食的艰难,也体察到浮华不实风气对百姓生活的危害。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而当时乱世,战争是时代的主旋律。

于此,邓艾“机智”地将“农业发展”放在“备战”之前,论证“农业发展为基,否则备战不过泡影”的逻辑。

以“备战”的成功和失败,侧面刺激掌权者重视农业发展,改良社会风气,此举确实聪明。

而邓艾能体察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他体恤百姓。

3、邓艾之死:若有刘禅之“乐不思蜀”的低姿态,他的结局或许会被改写

邓艾是善用兵法的大将,刘禅都在他面前投降,于功,他功不可没。

邓艾虽一生纵横沙场,虽是铁血汉子但也能体察民间疾苦,于情,他体恤百姓。

这样一员大将,却被人污蔑,受到司马昭猜忌而冤死。

而他的死,也与他的一些行为有关。

对于许多君主来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对于一些将士来说,打仗不易,自保更不易。

或许,对于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战死,还能尽了自己最后的荣耀,死于空穴来风的“污蔑”,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这种遗憾,出现在“邓艾”的身上。

据记载,邓艾受到钟会的陷害,被司马昭猜忌关押,最后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要说他身死的原因,与他生前做的两件事有关。

一件是他曾以天子名义,擅自给官吏们任命。比如他拜投降的刘禅为骠骑将军,让蜀汉的群臣为朝廷官员,或成为自己的属于等等。

他这一举动无论动机再纯粹,都不用添油加醋,便已有“逾越”之意。

还有一件,便颇有点祸从口出的意味,他因战功卓越,有些个骄傲。

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你们得以活到现在,是因为遇到了我,如果遇到吴汉这类人,早已被杀。”

要知道,当年刘禅即便是投降了,还要做出“乐不思蜀”的样子,让司马昭放下戒心。

而邓艾这边,不仅不避嫌,还说出类似自己是“蜀国旧人”的恩人这样的话,这往严重了想,不得不引起的司马昭的“猜疑”,这不是像极了“笼络人心”吗?

同时也容易被利用。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于此,世事总是颇为讽刺:刘禅虽然败了,在邓艾面前投降,但是在做人方面,甩邓艾一大截。

刘禅是亡国之君,他尚能安享晚年,源于他乐不思蜀的“大智若愚”。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而邓艾虽是功勋卓著的有功之臣,却不懂“木秀于林”的道理,最终身死人手。

邓艾固然是一名难得的将才,但是取得巨大功绩以后,没有及时收好自己的“心性”,没有做到低调、谨慎、谦逊。

于此,从高位跌落,万劫不复。

而这样的“悲喜剧”,千百年来,时至今日,只是外在形式变了,依旧在换汤不换药地上演。

人上人,总归不是那么好“当”的。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名将邓艾,但邓艾却在做人做事上,输了一大截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蜀汉   后主   兖州   司马   孔子   蜀国   文武双全   乐不思蜀   刺史   名将   浮华   兵法   农业生产   低调   将军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