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文|颜小二述哲文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长相帅气,还十分有才华,家世背景也不错,放在现在,贾宝玉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存在了吧。

虽说曹雪芹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不会格局小到拘泥于“男女之爱”,比如曹雪芹可能以贾宝玉之封建贵族家庭叛逆者的身份,来表现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亦可能是通过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与“体贴”来突出曹雪芹对旧社会压迫女性之现象的批评等等。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但是接地气一些,就事论事一些,通过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我们来论一论,长相好、家世好、有才华的贾宝玉,适不适合做丈夫呢?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不假,但是他对身边姑娘的怜爱也不假。于此,贾宝玉“多情”。

对于这种“多情”,鲁迅先生评说道:

“昵而敬之,恐拂其意”。

于此点出贾宝玉对身边姑娘的“多情”之背后,在于对每一位女子坎坷人生之感同身受的怜爱。这是无关“欲”的“敬”。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人生能得贾宝玉这样一位“知己”,是幸事。

但得贾宝玉这样一位“爱人”,可能会很坎坷。

也就是说,在颜小二眼里,“贾宝玉”可以是最让我们心动的那个人,但是却是最不适合成为“伴侣”的那个人。

1、读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才知他的“多情”不是滥情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钟情于林黛玉,最后因林黛玉的死出了家。他对林黛玉的感情不假。

但是,贾宝玉看上去也很“多情”,他亲近身边的漂亮姐姐,和家里的姐姐、丫鬟们关系很好。他曾在懵懂之时与秦可卿在梦里温存,又和袭人发生关系,而后爱上林黛玉,娶了薛宝钗。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贾宝玉“痴情”于林黛玉,但却“敬”每一位漂亮的女子。

这种“敬”浅显表现为“多情”。

就如鲁迅先生评说的那样“昵而敬之,恐拂其意”。

贾宝玉“敬”身边每一位女子的坎坷命运,将她们的喜怒哀乐看在眼里、挂在心上,甚至比姑娘们自己都想得长远,也就是所谓的“爱博而心劳”。

贾宝玉这里的“多情”、对身边女子的温柔,并不单纯的“欲”,而是感同身受之下,逾越封建阶级的共情和珍视。这是塑造贾宝玉的作者薛宝钗想要表达的点,也是封建社会中,对于女性,最缺乏,亦最珍贵的“敬”。

于此,我们不能说贾宝玉的“多情”是“滥情”。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而是应该结合贾宝玉的内心实际,结合故事所在的时代背景,升华贾宝玉对待女子的“态度”。

相反,贾宝玉是十分难得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品质,想必才能吸引到林黛玉这样美丽的姑娘吧。

2、贾宝玉适合做“丈夫”吗?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知道,贾宝玉的“多情”其实正是他的可贵之处,这种“多情”背后有他对身边女子们感同身受的“共情”与“尊重”。

但是这种“共情”与“尊重”让他看上去太“博爱”。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学者牟宗三曾这样评价贾宝玉:

宝玉是多情善感的人,见一个爱一个,凡是女孩儿,他无不对之钟情爱惜。他的感情最易于移入对象,他的直觉特别大,所以他的渗透性也特别强。时常发呆,时常哭泣,都是这个感情移入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贾宝玉因为太能“共情”,所以怜惜、疼爱,甚至说喜爱身边的女子们,他会因为身边女子的遭遇而发呆、哭泣,或者说大笑,在王夫人眼里,他一和姑娘们亲近,便显得有些“疯疯傻傻”。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于此,颜小二想,大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应该对“贾宝玉适不适合做丈夫”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是的,答案是不适合。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丈夫会为别的女子牵肠挂肚、哭哭笑笑,即便这牵肠挂肚的缘由是更高层面的“敬”。

或许,这也注定了林黛玉和贾宝玉无法走到一起的结局。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3、爱是包容的,而爱情是排他的

贾宝玉确实有一副好容貌,也有才情,还家大业大,但是无论是书中那个年代,还是现代社会,他可能都不适合成为“丈夫”。

他的身上有“爱”,这份爱包括许多姑娘,他疼惜她们、尊敬她们,以她们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是多情而不滥情的贾宝玉,却遇到了具有“排他性”的爱情。

“多情”的性子与爱情的“专一”,最后让他“中毒”,遁入空门。

因为“多情”等复杂原因,在书中那个年代,贾宝玉无法和一女子相守到老,又因为遇到了爱情,他又无法发挥其本性中对所有美好女子的“怜惜”。

内外矛盾之下,孤身一人成了最后解脱。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而放到现代,贾宝玉的“多情”性子与“排他性”的爱情同样是巨大的矛盾,于女方而言,他的“多情”会伤害到自己,于宝玉自己来说,他无法压抑自己的本性,更无法背叛自己的“爱情”,同样是内外矛盾,或许“独乐乐”是他最后的归宿吧。

而“贾宝玉”太像曾经令我们心动的那个人,那个人能对我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并真心怜惜我们。但是,他的这份怜惜,并不仅限于一人。

不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而是爱情本就“排他”。所以,“贾宝玉”这类让人心动的人,才是最不适合自己的人。各位觉得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看懂鲁迅眼里的贾宝玉,让自己最心动的人,为何不适合自己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眼里   鲁迅   排他性   其意   封建社会   感同身受   牵肠挂肚   家世   喜怒哀乐   坎坷   多情   心动   丈夫   姑娘   身边   女子   爱情   贾宝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