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文|颜小二述哲文

年轻寡妇人称“清末女马云”,在“义”上,没有多少男人比得过她

周莹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传奇女性,她在最好的年华,遭遇了那个年代可以扼杀女性一生的事情,但是却有超越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的“坚韧心性”。她因“冲喜”嫁给病弱的丈夫吴聘,又在丈夫、公公死去以后,将即将落败的吴家发扬光大,甚至在那个动荡年代,将家财经营到“富可敌国”的地步。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她创造的财富,已经让她成为人中龙凤,但真正让人记住她的,是她在富有之后的“大义”,她曾在清朝有难的时候仗义疏财,被慈禧认为“干女儿”。

从一位年轻丧夫的寡妇,到商海博弈的女商人,她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甚至被拍成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她人生的终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辉煌。

她在40多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死后并未葬入她曾花重金修葺改建的吴家陵园,也是遗憾。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1、因“冲喜”嫁入吴家,相继失去丈夫、公公,年轻寡妇振兴家业

周莹的家境其实并不好,但是周莹的祖上,却也在经商上获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

据记载,周莹的祖父以前是盐商,经营得不错,同时为人豪爽,乐于助人,当时人送外号“活财神”。

但是,富有的是周莹祖父,周莹出生的时候,周家已经家道中落,而周莹的父亲母亲过世得早,周莹小小年纪就在亲人的帮衬下长大。

为了让周莹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周莹的亲人思索再三,决定让她嫁给当地有名官商的独子吴聘。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只是这吴聘娶周莹,原因之一是为“冲喜”。

其实,吴聘在16岁的时候,已经被宣布得了不治之症,他娶周莹的时候,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因此周莹后来即便嫁给了他,也没能怀上孩子。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而吴蔚文收周莹作为儿媳妇,除了给儿子冲喜外,实则也是看上了周莹祖上是有名的“盐商”。

因吴蔚文本身就是承办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的盐业专卖权。

也就是说,吴蔚文找来周莹也有让她帮忙打点家业的意思。

婚后没多久,周莹的丈夫吴聘便去世了,吴家家大业大,周莹也开始跟着公公打点吴家的生意。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但是,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周莹18岁的时候,他的公公意外去世,时逢鸦片战争,吴家生意落败,几近破产。

但年轻的周莹在接连失去夫君和公公后并没有消沉太久,她很快振作。

在她的筹谋下,乱世中的吴家生意不仅起死回生,还积累了巨额财富。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2、大义成就了她

说起周莹的成功,她算不算是个幸运的人呢?不算,她的成就,或许源于她性格里的“大义”。

虽然祖上有经商经历,但周莹偏偏在家道中落的低迷阶段出生。

她的盛年时期,不太平的不仅是她的家,连家国山河都在外敌的入侵下动荡不安。

她小小年纪丧父丧母,是她的哥哥庇护她,又为了她能在乱世中过得好些,即便知道她可能在花一般的年纪守寡,还是将她嫁给了病弱的大官商之子。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或许周莹的亲人打的算盘是待到吴家家主去世后,继承吴家产业再改嫁,毕竟吴蔚文就吴聘这么一个病弱的儿子。

但是周莹可能也继承了她祖父的“义”,对吴家可谓是从一而终。

周莹顶着家族压力和乱世的动荡,年纪轻轻,将家族产业发展壮大。她打破的不仅是那个年代对女性的轻视,更是打破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寡妇”的轻视。

将吴家产业发展壮大以后,周莹不仅没有改嫁,反而从吴家本族的后人中挑选了一个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作为吴家产业的继承人。这是她作为吴家媳妇的“义”,即便她的丈夫并没有陪伴她多久。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同时,吴家在周莹手里发展壮大时,国家动荡,她亦慷慨解囊,解燃眉之急。

据记载,光绪二十六年时,清政府在外国列强的洋枪洋炮下,有些溃不成军。

家国,家国,心中充满家国情怀的周莹没有置之不理。

她先后两次为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捐赠白银,让十分感动的慈禧把她认作干女儿。这是她于国表现出来的“大义”。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大家可能觉得周莹这么做不值得,但是值不值和该不该,是两个概念。

即便是知道自己捐赠的白银可能并不能挽救什么,但是聪明如周莹,能看不清当时的局势?她所维护的,不是慈禧,而是“清朝”,是她的“家国”。

于吴家,她都重义自此,更何况是于“家国”呢?

3、人称“清末女马云”,但落幕却相对惨淡

周莹作为吴家媳妇,年纪轻轻守寡,还在乱世守住摇摇欲坠的吴家产业,不仅守住了,还将吴家产业发扬光大,一度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那个时候的周莹,完全可以再嫁,或者说将自己发扬的吴家产业,变成“周家产业”,留给“周姓后人”。

但是她饮水思源,既不改嫁,也没将自己一手操持及发扬光大的巨大家财留给周家。没有子嗣的她过继了一个吴家本族的孩子解决继承问题。

同时,做事“义”字当先的周莹对自己手下的员工,也是非常讲诚信、有担当的。比如,她并不是一味压榨员工,挤占员工利润,继而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让员工占股、解决员工的养老问题,增加员工的积极性,继而保质保量,在商业场上打下一片天,说她是“清末女马云”,并非过誉。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只是让人有些遗憾的是,为吴家奉献了一辈子的周莹,并未因她的“大义”,在死后得到应有的优待。她生前,过继来的“儿子”野心膨胀,多次为了利益和她“对簿公堂”不说,在她死后,吴家堡有万人送葬,但却因为她是寡妇,没有给吴聘生下后代,吴家人不让周莹葬入她生前改建的“吴氏陵园”。

于此,周莹的“大义”和封建礼教的“冷漠”、以及人心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但这更加凸显周莹的“不一般”。

虽然死后没有葬入吴氏陵园,但颜小二觉得,这不是周莹的损失,而是所谓“吴氏”的损失。

而周莹的“义”,更是让她的事迹流传至今。

毫无疑问,让她名垂青史的,更多不在她的富有,而是她富有后的“大义”,各位觉得呢?

清末寡妇釜底抽薪拯救家业,被慈禧认作干女儿,结局让人叹惋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清末   寡妇   盐商   病弱   釜底抽薪   祖上   家业   大义   陵园   发扬光大   祖父   公公   乱世   慈禧   结局   丈夫   女儿   年代   员工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